蒙特婁是一個雙語城市,絕大多數在市區看到的人都是英法雙語的,雖然大部分的人的母語是法語,講英文時會有一些法語腔,但是講英文時都是相當流利的(簡單而言,就是還是都比我們好啦),而令人嫉妒的是,有許多的人講英文就跟一般英語母語人士一樣(就是沒有任何特別的腔調),而且文法用詞都是相當高級的,當我以為他是從其他講英文的加拿大區域來時,我就會發現其實他是土生土長的蒙特婁人(法文還是他的母語唷!這裡已經扣除只講英文的蒙特婁人)...
如同上一篇雜感提到,魁北克自古以來都很想要獨立,而蒙特婁在歷次獨立運動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蒙特婁是魁北克最大的城市,而且在1990年代之前(或85年之前,忘了),蒙特婁甚至還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現在是第二啦),歷次的獨立運動都是在蒙特婁發生的,有許多都是還算蠻激烈的,上篇雜感提到在1968年的Saint-Jean-Baptiste Day 的獨立運動,還有將近300人被捕,再加上能否獨立是要看公投的,蒙特婁人最多(至少是第二大城魁北克市的4倍),所以蒙特婁人如何看待魁北克獨立對於魁北克能否獨立是相當重要的。不過由於蒙特婁位在魁北克省西邊的門戶,離英語的安大略省僅有一二小時車程之隔,有許多英語的大公司都在蒙特婁設有總部,早先大部分的有錢人也多是講英文的,而魁北克獨立運動對這些公司和人有很大的威脅,因為一旦獨立,所有的東西都要改成法文,若講英文,還會遭到白眼(這就是歷史因素啦,畢竟這些法裔人士被英語人士統治那麼久,已經不服氣很久了,所以他們才會那麼討厭英文),所以在歷次運動的威脅下,很多公司都往西落跑到多倫多,也間接造就多倫多成為加拿大第一大城。顯而易見地,蒙特婁的經濟遭受很大的影響,蒙特婁人也都感受到獨立可能帶來的後果,因此在歷次的公投中都是扮演著反對的角色,也才使每次公投都沒過關,但是都相當接近(大概是像48:49之類這種比數,因為剩下的地方幾乎都是支持吧..)。所以就有人在開玩笑,若魁北克真的獨立了,大概會想把蒙特婁分出來給安大略省吧...
雖然公投都沒過,而且就目前的狀況看來,要成功的機會越來越小了,想要獨立的魁北克人(如我辦公室室友..)自然是很沮喪的,所以他們可能就因此把這股悲憤轉化到別的地方。怎麼說呢?就是在生活周遭,隨處可見很多傳單公告海報塗鴉等等,而這些東西「依規定」都是要用法文寫的,若是雙語,一定是把法文擺前面,若你只有英文,等著被告吧。不過很多寫公告的人可能一來不是法語人士,二來就算是法語人士,可能因為沒放太多心思在文法用詞上(想像我們寫中文時,有多少時候會真的在注意自己的「文法」的),有時會發現一些錯字,這時總是會有人相當憤怒地用筆來修改,並且給予適當地侮辱,如左圖。
這是在我住的大廈裡的公告,而我大廈之前的管理員應該是英語母語人士,所以他之前的公告都是只有法文會被修理,而現在的管理員是拉丁裔的,所以就比較可憐,英文跟法文同時被修理....雖然說拉丁裔有可能是在這邊長大的,但是他的法文犯了一些可能我都不會犯的錯誤(當然,挑人錯誤總是比較容易的,我來寫會更慘..),所以可能也是移民之類的,只能說我可以為他掉一滴清淚.....
若是在美國看到這種狀況發生,我大概只會用機車來形容評論的人了,不過在魁北克,我就只能說:「嗯..這就是魁北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