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跟我的印度室友聊天,有討論到一個我們都認識的韓國學長為何還沒有結婚的時候,有另外一個韓國學長剛好進來,便一起討論有關結婚的話題。

我的印度室友是由父母介紹「推薦」,認識他太太的,並在電話通訊了3個月後(之前只有看過照片),就結婚了。他說他當初打算要結婚的時候,父母親戚幫他從媒人介紹的眾多候選人當中,經過層層篩選,挑出了最後幾位入選的人選,最後在由他挑定對象。他們顯然不是經由戀愛結婚的,他是在覺得「嗯..這個人應該可以..」之後,就結婚了。雖然我知道很多印度人,或是大多數,都是由父母介紹結婚的,但是聽到實例時還是會覺得「嗯..真敢」「嗯..真有效率」,但即便他們認識沒多久就結婚了,他們的感情到還不錯,每次都看到他和他太太傍晚時,手牽著手在宿舍區漫步。所以,他對於這種媒妁之言的婚姻很有信心,並且跟我說他沒有聽過這種婚姻失敗的例子。他的論點是因為在結婚前,父母會幫你做相當嚴格的背景考察和分析(跟申請美簽一樣),同樣地,對方的父母也會做同等程度的「覆檢」,所以經由多位「第三者」客觀的觀察,可以把兩者的可能的「衝突性」降到最低,同時,若是婚姻出了什麼問題,父母們都要負最大的責任,幫忙協調之類的,也會減少婚姻失敗的可能,他反而認為自由戀愛的婚姻比較容易失敗。雖然我口頭是說:「喔~這樣啊!」,但其實我並不認同。

我在出國前,有看過一篇TIMES的報導,講述有關印度媒妁之前婚姻的狀況,講到很多女性都是經由這種方法找到另一半,但是下場都很慘,所遇非人,卻又離不了婚(他們不能離婚的)。兩者剛好是相當極端的例子。我覺得這種婚姻制度會成功,有部分也許可以歸功父母的審查機制,但主要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的影響力。因為整個環境都告訴你:「不可以離婚唷!」,所以「婚後要跟另一半好好相處」這個觀念是從小就根深蒂固的,所以你只會想到「要如何和另一半好好相處」,不會想到「這點我是不能妥協的..」諸如此類的想法,只要男方願意做到這一點,大致上都不會有問題(畢竟他們還是相當重男輕女的社會,女生在這點的影響力不大)。而TIMES提到的例子,都是男生本身就很糟糕,更是抱持「反正你嫁給我,你就是走不了的啦!」的想法。也許是在這邊碰到的印度人,都是受過很好的教育的,看他們跟太太的感情都還不錯。這種「不能離婚」的觀念應該也是來自龐大的家族壓力(或是宗教的因素?),我印度室友結婚的時候,光是儀式就要整整三天,觀禮的人就來了2000多人,要離婚,沒那麼容易!所以我認為「媒妁之言」的婚姻會成功,是因為在那個環境下才會成功,而不是本質上就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向我就不相信,在個人主義強烈的美國,「媒妁之言」婚姻的成功率會大於「自由戀愛」的成功率。

他知道我是自由戀愛的婚姻,便問另外那個韓國學長是哪一種。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他竟然也是介紹結婚的,他還說這種例子在韓國不在少數,但是自由戀愛結婚的例子也不少,讓我有點小意外,看來各國家結婚和看待婚姻的方式都不大一樣。以美國中西部而言,當然還是自由戀愛為主,但是結婚年齡普遍是比較早的,大約都是在我這個年紀結婚的,像以我的結婚年齡,在台灣是算超級早的,跟別人講,別人都會用異樣眼神看我~到這邊以後,一來美國人比較早結,二來國際學生通常年紀會比較大,也很多都結婚了,所以我同學中結婚的人是比未婚的人多的。但即便我們和美國都是以自由戀愛婚姻為主,看待婚姻的態度是不大一樣的。以我而言,姿云5月份就會畢業了,畢業後他會去德州工作,而我就一人孤身前往加拿大,對我們而言,這雖然不是希望的狀況,但是還算是很自然的決定,他有很好的機會,我也得要繼續完成我「可能可以完成的學業」,但當我跟我美國同學提及此事時,他們都覺得相當不可思議,他們都沒辦法理解「夫妻怎麼可以分開呢?」,我一個很熟的美國同學還多次跟我說要是他太太要離開他(雖然他根本沒太太~),他一定會跟她離婚,或是想盡辦法讓兩人在一起,他還一直叫我轉到德州大學去。我的智利同學也很感意外,還跟我說他太太是不會離開他的~我的感覺是他們可能認為婚姻就是要兩個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支持協助,若是兩人無法在一起,就沒有繼續維持婚姻的意義了。而我們比較傾向是認為,婚姻是一種對對方的承諾和「效忠」,就算兩人不能在一起,婚姻還是要繼續維持下去的。所以,在這種觀念下,他們的離婚率較高,但是和前夫或前妻的相處卻又還很好(有看到實例的),不像我們可能就不會再聯絡之類的,所以基本上這還是反映了社會文化的差異,他們相對注重個人主義,而我們還是比較偏家庭家族概念的。總之,很多時候覺得奇怪的事情,其實都其道理和原因的,人果然還是要學習寬容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