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與我的智利同學聊天時,我跟他講到中文的文法很簡單,沒有時態變化,也沒有動詞變化,他除了有些意外,也跟我說難怪我講英文常常犯時態的文法錯誤。頓時我想到,相形之下,「口語」中文的確比較不「精確」,常會有讓人誤解的機會(我認為「書寫」的中文應該沒有這個問題,可以精確地表達概念),最常見的就是「他她它」,講起來都一樣,若是有人跟你講一對男女的故事,而全程只用「他她」為代名詞,你大概很難搞清楚到底是哪一個人~相反地,英文就精確多了,男女有別,時態有分,你可以很確定你所得知的訊息內容,其他影響力較大的歐語,如法文、德文與西班牙文,就比英文更為精確了,動詞的變化是隨時態及主詞(兩者有其一不同就不同)而變,以法文為例,你做(英文you do)是vous faites, 過去式為vous avez fait,他做為il fait,過去式為il a fait,不像英文過去式動詞是不會隨主詞變化的,更別提連形容詞都要隨主詞變化而變化,及有夠多的時態!所以,我在想,人家常說美國人講什麼,就表示什麼,不會有其他的意思,可是若是對中國人而言,我們會有一種習慣去找出「言外之意」,會猜對方是不是有其他的意思。這會不會是起源於「口語中文」有時無法精確表達意涵,大家常要「猜想」或是「模擬情境」,長久下來所造成的現象呢?想想,真有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