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日前到加州找親戚的時候,跟親戚聊天有聊到當時準備GRE的事情,他們對於我可以不用補習還可以考高分相當佩服,我就回答說:「喔!因為我被訓練的很好,很會考試!」,他們有點懷疑,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回想我們從小到大,歷經了多少考試,最高分的那一群人永遠都會被別人祝福,所有的學習成果都會也只會用一個兩位數的數字來表示,越接近三位數,你就可以擁有越多的榮耀和選擇(如學校),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以拿高分為目標,努力準備每一次的考試,於是造就了很多相當會考試的人。神奇的是,這套評分標準從小學到大學都沒有變過,即便到了大學,分數已經越來越難代表真正的學習成果,高分也未必能保障什麼,還是某些人(像我)會盡力讓所有的課業和考試「表現」,力求完美,除了是想把東西學好之外,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價值觀已經深植於心中,是一種反射性地表現,就好像在奧運的運動場上,即便是那微薄的1分,都覺得值得為它而努力。也會認為修課考試就應該要好好準備,因為這樣才可以拿高分。

這本來是沒啥問題的,但長久下來卻好像有點混淆了。我大學的時候成績很好,當時的想法是:1.學生本來就應該要認真學習2.從小到大的「成績優秀陰影」籠罩(像我偉大的直屬學長也曾在他的「推甄研究所自傳」中提到:「...自從大一上不小心拿到書卷獎後,自此之後就成為了書卷獎的奴隸...別人無法瞭解的痛苦..」)3.「自我挑戰」的心理作祟:「嘿!我這學期有一科92分,看看下學期有沒有辦法更高分」(這種心態真的跟運動員想要一直創紀錄的心態很像!)如果課程設計和評分標準是合理的,好的學習成果當然會和高分成正比,但我發現我逐漸陷入了2.3的迷沼,變得在作答和思考時傾向保守不容易錯的方向,大大地減少「創意思考」的機會,也減少了我往不同方向摸索的勇氣和動機。記得我當時學法文是在校外學的,想當然爾,沒什麼成績的問題,我變得很敢用沒教過的句型和其實並不是太確定的文法,去寫一篇可能錯誤很多但我比較喜歡的作文,反而學習效果比較好,我也發現到原來拿掉「成績」的考量後,其實我也可以「勇於嘗試性」地學習。也許我只是「好成績」的遺毒太深,已經高度內化的結果,一般人也許不會這樣,但是有時如果我知道這樣寫會錯,而我不用更保守的解法確保不被扣分的話,也許會晚上睡不著覺,就像是一種心魔一樣,你知道不應該這樣做,但就是沒辦法控制。

所以我覺得,大學以後的評分標準,應該改成像ABC制度的,高於某一種程度就用A來表示,可以改正那種衝高分的衝動,並且鼓勵學生多方面學習,雖然我前面說「高分未必能保障什麼」,但是事實上是「好成績的確可以保障一些東西的」,想要學好東西又想要維持「好成績」的人不會因為用ABC制度失去什麼,反而減少「100分制度的壓力」。我的意思是,如果用ABC制度,只要拿A就算是好成績了,如果是100分制度,拿88分已經算很不錯了,但若有人拿95分,88分相對之下就不算是好成績了,以台大的標準而言,80分以上就算A,88分和95分都是A,沒有差別,學生因此就可以被鼓勵減少在各科「鑽牛角尖」的時間,這並不是鼓勵「不求甚解」,因為「想辦法搞懂」和「想辦法再拿高一點的分數」是完全不同地,而可以把時間投資到「學其他東西上面」。要是我知道80分以上就算A,要是推甄研究所是只看ABC(可惜不是..),我當年可能就會多修很多不一樣的課,多學很多東西,現在就不會這麼辛苦了。當然,我承認這個制度可能頂多只會對「真正想學東西的人」有影響,對於一些混吃等死的大學生沒有差別,有時反而是鼓勵他們更混,不過我實在認為大學教育不是普及教育,應該是在培養真正優秀的人才,若是能讓優秀認真的人更優秀,實在不用考慮只想來混文憑的人。當然,這不是現在高等教育的主要問題,但至少可以拯救一些「走錯路」的優秀學生,此乃吾人肺腑之言啊~~(附註:我的文筆好像真的越來越差了.....請忍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