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執行層面到底要怎麼做呢?其實上面的行前教育原則上就已經把重點點出來了,就是根據這些重點改善自己的條件和把握機會增加曝光率:

1.      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如同前述,如果真的要打算留下來找工作的話,最好要先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在畢業前先存一點錢,或是跟家裡頭溝通預支一下,或是做好財務規劃確保可以撐半年而不會露宿街頭除了財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層面要能耐得住這些日子的煎熬,當每天早上起來就是收信找工作機會發履歷,日復一日過去,但總是石沉大海的時候,那種痛苦是很難受的。 一開始會比較有前進的感覺,就是修履歷,找工作,搜尋可以去的公司及連絡公司主管,會比較有充實的感覺,但時間一長,可以做得事就越來越少中期之後我常常每天到中午就把所有跟找工作相關可以做的事做完後,發現沒有任何新的機會時,就會有一種本日的耐心存量已用完,陷入一種懷疑自我的惡性循環。大概也是因為我們的台灣的教育使我們在失敗的時候容易自我歸因,認為都是自己的問題,有好幾次我都覺得我這輩子大概是永遠找不到工作了,應該要多學習美國人天錯地錯你錯他錯,反正不是我的錯的精神

根據統計大多數的人找工作在超過兩個月後,會開始越來越焦慮,會出現只要有工作給我做,我就去做的傾向,但這是相當不好的心態,我們應該立志找個好工作,而不是只是找個工作,比如說差一個階級的工作,年薪可能至少就差一萬加幣了,為了能早一點找到工作而接受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工作(比如說降級或就是不喜歡的工作),長期而言並非好事,你可能會因此而少賺很多錢或是沒多久又要再找工作了。所以要有恆心和耐心!

2.      搞清楚自己的賣點在哪裡

這點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尤其研究所畢業出來多半在某些領域已有些心得,常想當然爾認為這些領域就是自己的賣點,但不一定是如此,你的專長領域並不一定是別人要的,你可能有別人急需的專長但自己卻不知道。比如說我的領域全加拿大只有我在做,除非我開公司自己雇用自己(當然,這也可以是一個選項…),不然我是不可能以我博士班的領域找到工作的所以我得要重新檢驗自己還會哪些東西,有哪些是可以拿出來賣的,改以此為主打就算你的領域是當紅炸子鷄,也還是可以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拿來賣,增加機會。

3.      化被動為主動

常有人把找工作比喻為找男女朋友,主要也是因為能做長久的工作,都是真正適合你的工作,跟男女朋友一樣,是強求不來的。如果你是所謂相信緣分的人,認為時機到了,適合的就會出現,那你就等吧,只是不曉得那個時機就等多久就是了所以,還是積極主動一點吧

當搞清楚自己的賣點後,應該是先搜尋分析出哪些公司最適合自己或是最有可能雇用自己,並主動連絡相關部門的主管,毛遂自薦。目的就是要去搶那85-90%的隱藏機會,因為身為一個外人,是很難知道一家公司裡的狀況,她們就算有大規模的招人,在沒有內線的狀況下,沒有公告你也還是不會知道。 即便對方可能會因為不認識你而不做回應,但你卻增加了曝光率,以後若他需要你的專長,他會記得有你這個人而多看你的履歷幾眼。若是剛好有缺,你又是不錯的人選,那機會就大很多了。我本來預期大概會回應的人不多,不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回應比率好像有到四成,個人覺得不算低,雖然不少只是說我們現在沒有招人的計畫,不過我會把你的履歷留下供日後參考,但有些還會提到她們公司的狀況,比如說之後會招人或是人事凍結或是要開分公司之類的,這些內部消息對於擬定找工作的策略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那要如何找到這些人的聯絡資訊呢?如果有人牽線或是公司網站上剛好有列出來自然是最好的了,沒有的話也沒關係,這時我就要大力推薦 LinkedIn 了。有在北美找過工作的人應該都對LinkedIn不陌生,簡單來說,它就像是臉書的求職市場版,它會列出註冊會員的專業背景,曾經和現在在哪家公司工作,以及所擔任的職位(由會員自行填寫),由於它已行之有年,原則上在過去幾年有過想找工作念頭的人多半都在上面有註冊並登錄資料,它也是HR在獵人的時候最重要的參考網站之一(尤其是美國)。他當然也不可能詳盡到可以給你百分之百準確的某公司組織樹狀圖,畢竟這取決在那家公司的主管或員工有沒有去註冊,但依個人經驗而言,假設我想找某家公司的某個部門主管,使用LinkedIn 我有九成的機會至少可以找出哪個主管的名字,有了名字就好辦事了,你可以GOOGLE到郵件地址或是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得到他的EMAIL,然後就可以寫信去轟炸他了。除此之外, LinkedIn也可以讓你了解到某家公司的員工大多是什麼背景或是什麼學校畢業的,假設你今天對某家公司有興趣,但是從他的網站上無法確定是不是適合你,也可以藉由了解他的員工多半是什麼背景來確定。很抽象嗎?比如說我之前在找做醫療器材相關的公司,由於醫療器材產業是一個包山包水的產業,一家醫療器材公司可以是只做研發,或是只做製造,或是製造和研發都做,或是只做代理進口,就算是只做研發,也有分只做臨床研究的研發還是只做工程技術方面的研發或是都做,很多時候網站都是寫得不清不楚的,我只能從員工背景來推敲她們大概是屬於那一種類型。 LinkedIn還有很多其他很有用的功能,不過在此就不多說了,有要找工作的人一定要註冊,而且一定不可以小看LinkedIn 多花一點時間發覺它的奧妙吧!

4.      增加自己在天時」「地利」和「人和」方面的條件

如同前述,這三項對能否儘早找到工作很重要。不過天時」一般而言大概很難改變,很難做些什麼; 「地利」的話也難有較為積極的做法,其中一個當然是把工作地點範圍擴大,比如我發現在美國西岸就讀的人,通常畢業後找工作也想留在西岸,東岸不大考慮,而中西部根本想都別想...若是能擴大範圍,自然機會會比較多。另外一種狀況是假如你有非常明確的目標,想去某特地城市工作,或是只有某特定城市有你可以做的工作時,最好是直接搬過去再來找,因為即便不少公司願意支付relocation的費用或是給你錢補助你來面試的開銷,在條件相去不遠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公司還是會比較偏好用已經在當地的人,主要當然是因為省錢。

人和」的方面就比較多可以做的了,而大多數可以非常快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在這方面條件優異。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在鎖定公司後,主動問你的指導教授同學朋友家人或是同事看有沒有認識的人在這些公司,這個步驟很重要,因為很多時候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你想要做什麼工作,也不一定知道她們其實有認識人在你可以去做的公司裡,一旦有人可以幫你牽線/當內線,就會事半功倍。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六度空間理論」,就是在美國任何不認識的兩個人,甲和乙,若要求甲把一個東西交給乙,但限制他只能藉由他認識的人轉交,而東西到下一個人手上後,那個人也只能藉由他認識的人想辦法把東西轉交到乙手上。乍聽之下,可能覺得需要非常多人才有辦法,但是經由實驗證明,其實平均中間只需要經由六個人就可以了!所以不要小看人脈可及的範圍...若是你直接的朋友沒有認識的,可以請她們問問看她們的人脈當中有沒有認識的,往外再擴一層找找看。

另外一個就是不要錯過學校裡的就業資訊或是企業校園徵才,通常企業會來你的學校就是因為這個企業對你們學校的畢業生有信心或是就是偏好你們學校的學生,在這些場合內跟她們面談,機會遠比你自己丟履歷給HR來得大很多,因為你同樣得要經過「篩選」過程後,才能進到下一關,而校園徵才本身就已經是「下一關」了…最後就是行前教育裡有提到的「攀關係」,請不認識的校友或同胞幫忙,雖然很多時候可能會自己覺得有些尷尬,但只要你態度好,很多人其實是很熱心不介意幫人一些小忙的。

5.      沒有一定有效的方法,當然也沒有一定無效的方法

有道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找工作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你可以靠人脈,可以用求職網站,可以找獵人頭公司,可以看報紙…即便本文強調傳統觀念用求職網站找工作並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也不代表你就完全不要用。雖然有調查顯示用求職網站找到工作的人是少數,但你有可能就是那個少數,所以不要只用某些方法,頂多就是按照一般成功比例分配時間給各個方法。要正向思考,保持希望和耐心。

最後還是講一下我的狀況好了,我是在多倫多找工作的,也只想找在多倫多的工作,但是我在多倫多完全沒有人脈,我也無法參加在普渡或在麥基爾的校園徵才活動,我沒有加拿大的學歷,即便普渡是美國TOP 10 的工程名校,在這裡的知名度常常比不過一般社區大學,也鮮少遇到校友。我做的領域又很冷門,根本沒有相關的工作,以次專長可以去的公司多為航太業,但是屈指可數,而剛好她們上半年幾乎都是在人事凍結的狀態,所以只能夠等他們解除人事凍結為止其中我指導教授在某一家公司有兩個認識的人(其實是只有見過面,有對方名片的那種認識…),我就憑著他給我的聯絡方式一一去聯絡他們,但就算是我指導教授也不是真的跟她們有多熟,這就足以讓我在她們公司一確定需要招人的時候,就被優先考慮去面試了,然後就被錄用了當然也要感謝我指導教授推薦我,他的一句話比什麼都還有用! 就我所知同一個部門其他的缺也都是根本在還沒有公開的時候就沒了再度證實所謂的隱藏工作機會是怎麼一回事及主動出擊的重要性。由於我進入求職市場的時機不好,適逢航太業的人事凍結,一直等了半年情況改變我才有機會,我同部門的其他人都是最近才出來找,對他們而言,好像找工作就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了再度說明天時」是怎麼一回事

一開始有提到美加就業市場特性的不同,但是那時沒說什麼,最後還是稍微提一下好了。很多人都會覺得美國和加拿大很像,沒什麼不一樣,但是我想可能真的得在美加兩地都住過,才能深刻感受到兩國的不同,即便美加「看起來」很像,但其實存在著相當多不同點的,而這些不同點大多也是來自兩國核心社會文化立足點的不同。若要講清楚的話,這篇文章大概永遠也寫不完了,所以我只列出在就業市場上比較容易被觀察到的不同。還是要重申一下這是我們(我和親戚甲)的個人觀察,有可能會有點偏頗。

  1. 美國的就業市場是全國性的,加拿大的就業市場是區域性

在美國找工作通常是哪裡有工作,就往哪裡去,勞動流動性很高,雖然還是會有偏好當地人的狀況,但原則上一家公司(尤其是偏重技術專業性的大公司)員工的來源地/畢業學校都還算相對分散的,Relocation幾乎都會有補助。加拿大則是相當區域性,我們發現多倫多的人換公司通常也都只會換到在多倫多裡的另一家公司,三大城市(蒙特婁,多倫多,溫哥華)各成一格,在多倫多的公司裡,很少看到McGillUBC或其他非安省大學畢業的畢業生,蒙特婁公司也多是McGill U de M Concordia 等魁省大學的畢業生,外來人士當然是有,但是比例相對少很多。加拿大公司一般也多沒有Relocation的補助,所以勞動力的流動多是內部流動

  1. 美國的就業市場比較有「冒險」的性格,而加拿大就業市場比較「保守」

美國的雇主,尤其是一些比較大的公司,招人的時候比較會注重應徵者的潛力,比較不會太在意他的「即戰力」,而加拿大的雇主則是相對注重「即戰力」。 這可以從工作公告裡的敘述得知,美國的工作要求多半是較為「概念性」: 你要懂固體力學,會有限元素法…通常公告會比較短,但是加拿大同樣類型的工作公告可能就會相對較長而鉅細靡遺: 你要有分析飛機應力的經驗,限定你要會用ANSYS(某種有限元素法的軟體,這類型的軟體很多,會其他的還不行…),就是會要求應徵者有直接相關的經驗,但是很多時候要求太細到我覺得根本沒必要,比如說軟體這種東西會類似的就可以了,若要用新的或不同的軟體,學就會了,重要的是對理論和方法的熟悉度。從另外一點也可看出來,美國比較有名校主義,如果你是MIT或是史丹佛畢業的,大概就可以橫著走,而在加拿大注重實作經驗勝過於畢業學校,就算你是多倫多大學畢業的,你也未必會比一個社區大學畢業但是剛好有一些直接相關經驗的人吃香。所以我認為美國這種相對重視潛力的哲學是偏向冒險性格,而加拿大相對重視實作經驗的哲學是偏向保守。

  1. 加拿大較少需要高學歷(博士)的工作機會

如題,主要是因為加拿大的公司規模多半不如美國的公司大,比較無法負擔需要高成本投入的研發部門,或是有但是規模不大,需要高學歷人才的機會自然也不多。即便有非常多的美國科技類大公司在加拿大有分公司,很多其實都只是在做產品經銷販售而已,絕大多數的研發工作機會還是在美國。

  1. 加拿大很重視所謂的「加拿大經驗」

如果你曾經當過加拿大的移民,嘗試要在加拿大找工作,那你一定會非常熟悉這件事。即便你在其他國家有過多少年的相關經驗,只要你沒有在加拿大做過,這些經驗都不算數…這種事在美國比較不會發生,她們會比較願意同等對待你在別的地方獲得的經驗。主要原因我猜是因為移民加拿大相對非常容易,即便你之前完全沒有來過加拿大,也可以取得加拿大的永久居民,所以在就業市場上,會有非常高比例的新移民在找工作,由於國外的經驗難以認證,所以她們會傾向乾脆不考慮,只看你加拿大的經驗。而美國情況大不相同,能夠在美國找工作的人,多半都是在美國求學畢業後留下來的人,所以是已經經過某種程度的「認證」,再加上美國人多半比較有「冒險」精神,願意用一個沒有美國經驗的人,反正發現不行的話,FIRE你也沒在手軟的,不像加拿大這邊因為比較偏社會主義,FIRE人的顧忌會比較多。

  1. 加拿大的薪資差美國一截

沒辦法,美國公司就是比較有錢…薪水真的會有明顯的差異…再加上加拿大的物價比美國貴上一截及兩倍的消費稅,我真的覺得加拿大人的快樂應該是建購在「心靈」上,而非「物質」上…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一致覺得加拿大的就業市場競爭會比美國來得激烈(至少對我們而言),好在親戚甲是找工作達人,我們才得以先後達陣,不然可能還得花更多時間…尤其這陣子美國景氣不佳,我們認識好多人都打算北上加拿大來加入戰局,只能奉勸她們不要「小看」加拿大,這裡沒想像中那麼簡單的…

最後,呼…終於把本文寫完了…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