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搬到多倫多,一切安頓好後,便開始找工作,經過數星期的狂送履歷,狂登錄各大公司網站獵人頭資料庫和l狂聯絡有興趣公司的主管後,目前的情況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石沉大海.送出去的信就像一拳打在棉絮裡一般得不到回應,每天起床後就是盯著outlook的信件夾看有什麼新信,一聽到有新信寄來後,就會很興奮地開啟視窗,結果看到得不外乎是"機票特價","電腦特價",或是信用卡銀行電話費網路費的帳單....日復一日,周復一周,月復一月.....

找工作其實比想像中困難多了,尤其像我做這種跟業界沒啥相關的題目,雖然內容不難,使用的技術也很普遍,但是HR們看到履歷大概會先喃喃自語"這個人是在做什麼鬼....來亂的嗎?"後,就直接把它丟掉了...所以對我而言,應該是要直接去找公司的主管毛遂自薦,不過絕大多數的主管好像都因為很忙,寄過去的信大多沒有回應,感覺上應該也沒看附上的履歷,有回應的頂多是說"我幫你轉給HR"....轉給HR是有啥用啦.....最後履歷也只是經由較長路徑進入垃圾桶而已....

其實我對我找工作的方法是很有信心的,畢竟親戚甲是找工作達人,連工作上門都可以選擇不要,在她的指點下我確定我的方向應該是正確的(等我找到工作後,再把方法po出來吧...),那問題是出在哪裡呢?問題就是在---人脈,找工作時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東西."人脈"的定義其實是很廣的,你認識的人,你認識的人認識的人,就連不認識的人也可以算人脈,只要你們同校,或是同村,或是同大樓,只要可以扯上一點關係都可以攀關係的!所以理論上,假設你想找A公司的工作,往你周邊的人打聽,說不定就有人在那家公司工作,沒有?那就把網絡再外擴一層,你認識的人說不定就有認識人在那家公司工作,還是沒有?那就再擴一層,直到問到為止.....找到在那家公司工作的人後,最好的狀況就是他願意介紹你,就算不行,他也可以幫助你更了解那家公司,增加你被錄取的機會.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六度空間理論",就是在美國任何不認識的兩個人,甲和乙,若要求甲把一個東西交給乙,但限制他只能藉由他認識的人轉交,而東西到下一個人手上後,那個人也只能藉由他認識的人想辦法把東西轉交到乙手上.乍聽之下,可能覺得需要非常多人才有辦法,但是經由實驗證明,其實平均中間只需要經由六個人就可以了!所以不要小看人脈可及的範圍...

扯那麼多,那我為何不運用人脈呢?主要就是因為沒有第一層.....因為我認識的人都是在普渡或是麥基爾認識的,多倫多這邊根本沒認識什麼人,所以根本無法擴張啊~~~此外,就算認識人了,也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交情,人家才願意幫忙,所以此法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是有一些挑戰性的...但是就我看過的"教你找工作"書 網站 和達人分享,此法還是王道中的王道! 也許我應該要去參加一些俱樂部之類的,從那裡開始,或是諸位親朋好友板友路人,有熟人在多倫多(不一定是要在我的專業領域:土木機械),願意介紹給我的,就請留個言吧...秘密留言也行....:p 希望可以早日成為有生產力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hu 的頭像
    erhu

    erhu -- 生活。旅遊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