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多倫多生活雜感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年年初的時候,突然收到小貓在臉書上的訊息,原來是她想要錄一首新歌,而歌曲可以穿插一段二胡,所以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來錄。老實說我自知我的技術已經返老還童(大概沒人會這樣用吧),所以一開始其實不大敢答應,不過想還是試試看好了。歌曲名是「歡樂中國節」,沒拿到譜之前我一直以為是另外一首國樂合奏曲「歡樂中國年」,還在想說小貓是要如何改編成以鋼琴為主奏,後來才知道原曲是陳揚寫的鋼琴曲,而我們要演奏的是葉綠娜改編的雙鋼琴版本。我以為我沒聽過這首歌,但去youtube上找出來後才發現我好像在什麼地方有聽過,強烈懷疑可能是曾經有廣告用這首歌當配樂,好在主旋律的部分還算簡單,稍微放心一點。

每次提到二胡,總是會讓我想起人生中有一段時光非常熱愛演奏這個樂器,雖然只是業餘好玩,但也有持續每天一兩個小時不間斷地練習達好幾年(高中到大學,高三那年當然空白)。大學畢業唸碩士班時,由於感覺到身邊的人都開始為未來準備時,心裡總覺得應該要專心於學業,便不再碰琴,也逐漸遠離了社團生活,變成生活只有死讀書對世事無感的木乃伊研究生。雖然那時的改變有助於我專心準備留學英文考試,但其實沒有那個必要,而且後來論文提早好幾個月就寫完了也證實不需要如此,現在回想當初若有繼續在練琴說不定有助於腦袋靈活,搞不好研究會做更好,也還可以持續讓琴藝精進。出國後整個環境都不同了,國樂團不再是生活的中心,身邊也不再有國樂背景的人,沒有了演出機會就沒有練習的動力,而且在租屋處也不大適合拉琴,所以久而久之二胡就從我生活中逐漸淡出了。雖然我的二胡一直跟著我搬來搬去,但它變成是一個代表過去的紀念品,不再是一個可以跟我一起創造歷史的夥伴。

雖然這一切發生得很自然,但內心可能還是覺得有些缺憾,所以有好一陣子無意間會避免去聽到國樂和二胡的曲子,有種避免觸景傷情的感覺。不過可能是因為已屆大叔之齡,開始邁入有「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的階段,過去一兩年開始有想要碰二胡的念頭,不過有小童後實在是沒有自己的時間,加上小童非常不喜歡我拉二胡,只要我一拉就會大吵大鬧,只能偶爾靠親戚甲帶小童出門時,偷偷拉一下,可是去年幾乎一整年我們都被困在家裡,前半年連學校甚至都沒開,我們要同時全職工作和全職照顧小童,根本不會有機會,所以大部分還是停留在念頭,無法行動。去年年中由於媽媽的離去,需要製作音樂影片,勉強地錄了一兩首歌,當然成果不會太令人滿意,但至少開了個重新拉二胡的頭。媽媽的突然離去讓人深感人生的盡頭無法預料,更應該要好好充實地去過每一天,想做的事應該就要盡力找機會去做,短期內就算不可能常碰,若是可以先訂下並達成兩三個星期至少拉一次的目標也是不錯(不過這種練法技術當然是不可能會進步的啦)的,只是每次看著打死不睡覺的小童,還真不曉得要怎麼找機會...

所以還是感謝小貓還會想到我,給了我一些動力和藉口向小童要求拉二胡(小童會問:這是要錄給貓咪阿姨的嗎?)。小貓的音樂影片製作也越來越高級,現在還有片頭片尾,加上參與的人員遍佈全球,果真是四海歡騰熱鬧非凡的中國年啊!希望新年帶來新氣象,生活更有樂趣。

除了當然要分享小貓的大作外,最後多附上一個製作過程中的demo當作花絮紀念。

 

 

Demo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加拿大安省從去年三月開始封城以來已屆十個月,從一開始的最高等級封城,到進入夏季後的短暫開放,秋天到來後的警戒升級,到最近冬天帶來第二波高峰引致的再度大規模封城,讓人除了在生理上感受到氣溫環境的變化外,就連防疫都有四季的不同。我在封城前一兩個星期,剛好搭上最後一班「自由」的列車,去理髮店剪頭髮,在封城的初期很多人在那裡抱怨沒得剪頭髮的時候,我可以在那裡慶幸不用因此而煩惱。我的頭髮其實一向長得不快,加上我對於維持外表實在不夠積極(甚至到了有點消極的地步...),所以我通常都是等到真得不得不剪時,才會打電話去理髮店預約剪頭髮,往往就是兩三個月才會剪一次,而我在理髮院偷聽到其他客人和理髮師對話中發現很多人其實是三個星期就會剪一次...無法積極地去剪頭髮除了因為個人有點懶之外,也是因為我鮮少遇到令人滿意的理髮師,頭髮都只是簡短而已,而且常常都剪得讓人不大滿意,不少時候反而讓我覺得比不剪還難看,家庭理髮等級的剪一次也要快30加幣,要不是因為頭髮太長會讓人不舒服,還真得沒什麼讓人去剪頭髮的動力。加上從三月以後都在家上班了,根本也不會跟任何人碰到面,更不需要注重儀容,去剪頭的意願趨近於零。

不過即便我的頭髮可以撐很久,還是有個限度的。夏天的時候由於病例較少,安省有短暫的開放,剛開放時理髮院美容院供不應求,一大堆人跑去弄頭髮,我心想不急著剪,等之後再說吧。秋天來的時候開始覺得頭髮也許是有點長,應該可以剪了,不過病例開始上升,總覺得去理頭髮還是有些風險,就想說還是再看看吧,說不定長頭髮的造型也不錯。但到冬天時,我覺得我的頭髮實在太長了,總是搔得我脖子不舒服,開始準備要下定決心去剪頭髮時,這時由於第二波高峰太厲害,理髮店再度被關閉了...可是我已經覺得無法再等了,於是決定去店裡買理髮工具,不管成果如何,也要請親戚甲幫我剪。剪之前還特地一起在youtube上找一些影片看如何剪男生的頭髮,掌握一些原則後,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由親戚甲幫我和小童一起剪頭髮。

 

IMG_8174.jpg

 

也許是親戚甲平時就有幫小童剪頭髮有在練習,也許親戚甲是個被HR專業耽誤的美髮師,明明第一次剪,剪出來的效果遠大於我的預期,重點是我覺得她剪得比我以前95%的理髮師都剪得好,有意識地剪出適合我臉型和頭型的髮型,真是太神奇了,果然有時危機可以激發人類的潛力,特此紀錄留念,以後有多一個理由不用去理髮店剪頭髮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次疫情對每個人生活的衝擊和影響當然與每個人特有的狀況條件有關,所以不同的人所受的影響當然也會不同,但有一點應該是大多數的人都會有所感受的-就是工作的屬性決定了你能以怎樣的經濟狀況度過漫長的封城。假如你的工作是需要去拜訪不同的人或地方(比如銷售員和房仲),或是你的工作是必須要親身蒞臨一個場所(比如說工廠作業員或是托兒所所老師),或是你是成千上萬小型店面老闆之一,你大概有很大的機會是要以失業或無收入度過這段時光。我們很幸運,兩人的工作都是可以在家工作的類型,所以我們的公司還是可以營運,不過由於我的公司還是算是製造業,所以工廠部分的人還是受到很大的影響,公司也決定採用無薪假度過這個衝擊,今年所有人現砍一成的薪水,不過在這種時機還有工作可以做有錢可以拿,怎樣都還是值得慶幸的事。以前只會覺得各個工作有其利與弊,也很難真正去比較哪個工作比較好或比較壞,從沒預想過會有像今天這種狀況發生,在這波疫情受到衝擊而失業的人中,大概也很少人之前會意識到他們的工作穩定性可以如此輕易地被影響吧。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說完國家政府層面的差異,民眾個人層面歐美和亞洲之間的差異應該只會更大,這也會對防疫成果產生影響。我個人覺得大概可以用對「自我」和「人權」(我這裡的人權是指所有人的人權,不只我的也包括他人的人權,包括基本人權如隱私遷徙之類的)這兩樣東西的重視程度來區分。相對於亞洲,北美對於「自我」和「人權」比較重視,對美國而言,我甚至有時覺得有些人對「自我」的重視可能更高於「人權」(就是所謂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哪管其他人啊),這並不是指亞洲人不重視,純粹是相對性的問題,而東亞區(我只確定東亞區是這樣,說不定全亞洲都是)的民眾還會多了「大我」和「小我」的糾結,在我們的教育中,總是會不斷地暗示我們「大我」比「小我」更重要,所以我們東亞人其實比較容易被說服去拋棄「自我」的那一部分,只要是為了大家好。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年都快過完四個月了,我部落格的上一篇文章竟然還停留在2019年...本來一個月前有想到要寫些什麼東西的,結果新冠肺炎終於在加拿大造成可燎原之火,整個生活都改變了,除了沒時間寫外,我現在也想不起來那時到底想寫什麼東西了...加拿大(其實我比較是指安省)從三月中起開始了封城的指令,要能在家工作的人都在家工作,所有的學校社區中心公共設施及非生活必要的企業都得關閉。在家工作本身對我而言的影響較少,雖然會有很多工作在家會比較難做,但大致影響不大,對我而言最致命的影響是托兒所關閉,我們得24小時伺候小童。這點影響之大不容小覷,由於小童需要一直有人關注他,不然就會一哭二鬧三尖叫,所以隨時隨地都要有人全心全力地陪伴他,想要邊做其他事邊陪他是不可能的!這讓我們可頭大了,因為我們兩人都是全職工作,每天都要做固定的小時數,我們只能輪班一人照顧小童,一人繼續工作,本來白天可工作的時間就只剩一半,而晚上小童依舊得要人伺候,而且小童不到11點是不會睡著的,所以就算想要晚上補班也是很困難的,即便一有時間就去工作也不可能把必需小時數補齊,頂多靠週末慢慢追,但小童週末也不會跟你客氣的,所以真的頗辛苦,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機會寫部落格了。雖然我最終還是決定找機會一點一滴寫部落格,這並不表示我工作小時數的問題解決了,只是我純粹想要休息一下...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7 Tue 2019 11:32
  • 習慣

每次回台灣的時候,都會讓我有很多的雜感,無論是看到老友們的近況,和親戚家人聚會活動,或是只是單純地在路上閒晃的所見所得,都會讓在異鄉生活的我想東想西,想著事情的緣由,想著生活的意義。這種突然間文思泉湧的思緒衝擊,會在回台灣前爆發,一直到從台灣回來後才會逐漸退散,直到下一次返台。很久以前某篇文章我曾用過這個比喻,我覺得每次搭16個小時的飛機回台時,在飛機上黑暗空洞的時光,大腦好像在進行一種思緒記憶重組的流程,在台灣的記憶逐漸浮現,而過去一年在加拿大的記憶被擠到了下層,明明幾天前才發生的事一時卻怎麼也想不起細節,有時就好像剛從夢中醒來時,那種不確定到底是在做夢還是清醒的感覺。過去十年每年都是在年底的時候回台灣,回台灣這件事不僅僅是單純的放假回鄉出遊,而是逐漸轉變成為一個思緒心境重啟的機制,一個內化的習慣。

不過過去幾年帶小童回台灣,每次都吃足了苦頭,加上其他的原因,今年決定不回台灣了。雖然早早就做決定了,心裡已有準備,但我發現當一進入十一月底後,去年回台的記憶開始湧現,潛意識裡一直有一種「啊!我要回台灣了!」這種我無法言喻的感覺,即便我明明就知道今年沒有要回台灣了,種種跡象都可以顯示這已經是個內化的習慣了,時候到了,感覺就來了,真得是很神奇!此外讓我有些意外的是,小童似乎也有類似的感應。她雖然年紀小,也已經回過台灣3次了,不過我不覺得她真的知道我們一般「應該」是在何時回台灣,所以應該也不會有什麼「預期」。但是就在這一兩個星期她突然間很常講她要坐飛機回台灣找阿嬤,還要跟阿嬤去新加坡玩,真得是莫名其妙就跑出來的感想,所以我認為她可能也已經內化了「回台灣」這個習慣,時候到了,感覺就來了。真是有趣。不過若是沒有要回台,要怎麼解我們的鄉愁呢?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剛從台灣回來.

剛出國的時候, 回台的頻率是一年多甚至快兩年才回去一次, 不記得多久以前開始調成一年一次. 其實一年一次回台開銷也不小, 畢竟我們只能在旺季回去, 機票加林林總總回台一趟的開銷也要20.30萬台幣, 雖然聽起來真得是很花錢, 但我還是覺得有ㄧ年回去ㄧ次的必要. 出國前幾年回台真的是在度假, 完全放鬆, 後來變成比較偏重在省親的部分, 畢竟爸媽年紀越來越大了, 盡量多待在他們身邊, 不會安排甚麼個人旅遊行程. 幾年前開始轉變成帶長輩出遊, 主要也是有感於他們平常可能沒甚麼樂子, 反正都是要待在一起, 一起在家還不如一起去ㄧ些地方玩, 畢竟長大後很難會有機會跟爸媽同行出遊. 小童出生後, 回台就更重要了, 她一年就只能靠這個機會去和親戚朋友見面, 感受大家呵護的溫暖, 爺爺奶奶也只能靠這個機會跟孫女見面互動. 由於我們在加拿大認識的人不多, 平常顯少有社交活動, 小童不常見到陌生人或是在人多的場合自處, 回台可以增加她人際互動的經驗, 除此之外, 換個環境也有助於她學習中文, 每次從台灣回來後都會感受到她的中文進步很多, 所以回台灣這件事只會變成更重要. 為了在短短的回台期間內達成前述的目的, 今年甚至挑戰帶長輩和小孩ㄧ同出國遊玩, 之後有空再另闢專文描述詳情.

ㄧ年回台一次總會讓我想到我小時候每逢寒暑假回鄉下爺爺奶奶家的經歷, 由於我媽是老師, 她也會放跟我一樣長的寒暑假, 所以每次回爺爺奶奶家都是動輒一待3.4個星期的. 爺爺奶奶家真得是很標準的鄉下, 周圍只有農田和養雞場, 對於像我這樣平常在都市叢林生活的小孩, 回爺爺奶奶家就好像去另一個世界一樣, 只記得每次回去就是在田邊玩泥巴追小雞做這種根本不可能在台北做得到的事, 由於每次回去的時間夠長, ㄧ定會遇到好幾組親戚去拜訪爺爺奶奶或是跟我們一樣回去住的, 也是只有在那個時候我才會感受到家族的龐大. 比較可惜的是我自始至終並沒有因為頻繁地回去爺爺奶奶家而比較會講台語, 我的台語還是很爛, 由衷希望小童這點可以做得比我好. 不過這些經歷還是隱隱之中讓我對鄉村生活有了認同感, 所以後來從都市搬到郊區時我並沒有任何的不適應. 同樣地, 希望台灣行也能夠讓小童有產生對台灣的認同感, 而不是只是一個爸媽以前住過的地方.

不過隨著回台的目的日漸重要, 回台灣這件事也變得越來越累. 早些年自己單獨回台, 只有時差需要應付, 這點ㄧ直到小童出生前都沒有改變, 但小童出生後, 時差就不再只是只有自己需要調整了, 還要把小童的部分算在內. 嬰幼童調時差比原先預期困難得多(至少對我們而言), 調時差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睡覺和陽光, 可惜小童自小就有難入睡的問題, 我們無法讓她在飛機上獲得足夠的睡眠, 下飛機後又因為太累無法入眠, 之後幾天就會ㄧ直在夜間爆炸, 我們發現回台那段調適較為容易, 通常3.4天就可以了, 但回加拿大這段就辛苦很多, 要花上至少一兩個星期調適, 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根本不可能睡好, 白天也會因為小童因過累爆炸而比平常更累, 所以也要花好久的時間才能把時差調回來, 非常累人. 而這次回台更是有史以來最累的一次, 我們之前家裡做整修, ㄧ直到快要回台時才完工, 所以在出發前幾天ㄧ直在整理收拾整修後帶來的混亂, 想說出發前一天再來打包, 誰知道在我們出發前兩天, 我們晚上出去吃晚餐兩個小時的空檔, 家裡遭小偷, 所有的東西都被翻過來, 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 而且剛好因為要回台灣, 有許多台幣放在家裡, 還有很多之前趁感恩節特價買的東西, 全部被偷走了, 加上被破壞的門修理費用, 損失至少好幾千塊加幣....當下真得是傻眼, 剛做好的東西被破壞了, 剛收拾好的家被弄得亂七八糟, 當下也很擔心護照會不會不見而沒法回台了, 不過顯然小偷只對可以立即變現的東西感興趣, 連電腦都沒拿, 但是偷走了音響和照相機及一堆鏡頭, 連一個稍好的量尺都被幹走了. 報警後等了好一會警察來備案, 也只是做個紀錄而已, 但弄一弄也弄到很晚,加上心情受到影響, 所以當晚也沒有睡很好. 隔天白天一整天忙著善後和處理被破壞的門, 傍晚小童突然開始嘔吐, 在接下來的幾小時內吐了不下10次, 把胃裡的東西都吐乾淨了(因為後來吐出來的都是水了),整晚都在哀, 我們也幾乎整晚都沒有睡覺照顧小童. 隔天就要搭飛機了, 飛機是晚上的航班, 但是我們一直到下午都還沒有機會打包, 小童也是病懨懨的, 但是依舊不睡覺只是黏著我們, 所以我們甚麼事都做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 我決定我只能開車帶小童出門, 讓她在車上睡覺, 親戚甲才有可能利用這段時間打包, 所以即便我自己都很想睡覺, 還是硬著頭皮開了160公里, 讓她可以在車上睡個快兩小時, 這距離應該都可以從台北開到台中了..回家後在半小時內換我打包我的東西後, 就差不多準備出發前往機場了. 由於出發前幾天就已經很缺乏睡眠了, 回台的第一天我超級累, 是累到很不舒服的那種, 下午就得要倒下了. 小童應該是得了急性腸胃炎, 好在回台灣後就穩定下來了, 雖然還是不大舒服但是不會再吐了, 不過我倒好像是被傳染了, 雖然沒有嘔吐, 但是ㄧ直覺得噁心肚子脹痛, 所以回台的前幾天根本也不能吃甚麼東西, 望著一堆想吃的東西卻不能吃感覺相當難受...好在過了一星期後都恢復正常, 但前幾天真得是超累, 堪稱有史以來最累的一次...

這次雖然整體回台的時間長度跟往常差不多, 但中間有一星期出國玩, 所以真正在台灣待的時間還不到兩星期, 沒有甚麼特別的雜感, 唯一察覺到的就是很多以前很喜歡的餐廳, 這次回去吃的時候覺得口味都變了, 明明去年才去吃過,當時還是覺得跟印象中一樣啊, 真不知是餐廳變了, 還是我自己的口味變了....這次回台有幸能有一個時段可以跟ㄧ些國樂團的老友見面, 出國之後深深感受到結交新朋友不容易, 有了小童後只會更困難, 沒有甚麼機會可以再認識像國樂團這樣有許多共同回憶的朋友了, 雖然相聚時間很短, 感覺連 catch up 的時間都不夠, 但能跟大家說上一兩句話還是很令人高興的.

期待下次再見囉~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題, 我成為有兩把二胡的男人了.

我的第一把二胡是我在高中加入國樂社時候買的, 當時是初學者, 雖然社團裡有社琴可以使用, 但畢竟那是公用琴, 品質其實是頗差的, 加上很多人學,常常得要跟人搶社琴,練習實在不是很方便. 所以就有想買ㄧ把自己的琴的念頭, 當時社團的二胡老師願意幫我們買琴, 他從琴房挑了ㄧ些品質不ㄧ的琴讓我們選, 我那時考慮了兩種方案: 方案ㄧ: 買一個品質差但是便宜的琴, 反正初學不需要多好的琴, 等之後技術上來了再來考慮買好一點的琴; 方案二: 直接買一把好琴, 用長長久久. 方案ㄧ其實蠻吸引人的, 因為就我個人的歷史看來, 我好像從來沒有持之以恆長久地學習某一樣東西, 假如半途而廢的話, 方案ㄧ比較不會浪費錢, 練好以後再買好一點的琴也是非常合理的. 不過後來想想覺得就已經是新手了,還要用比較差的樂器好像更容易讓人有挫折感, 再加上若我真的堅持下去的話, 這樣最終其實還是會花比較多錢的. 由於我經濟一向拮据, 所以後來改選第二方案, 但是取折衷買了一把品質價位都是中間也許偏上的琴, 記得當年的好琴大概是在台幣2萬以上的價位, 爛琴則是2.3千, 而我的琴是1萬. 但付完錢的時候還是有種很害怕自己是在浪費錢的感覺.

這種害怕浪費的感覺是有道理的, 二胡是一種非常難上手的樂器, 初學的前一兩年新手要忍受相當夭壽的音色和怎麼樣找都找不到的音準,當年一起學二胡的人最後剩不到一半, 剩下來的大多都是有其他樂器的基礎(如鋼琴)或是小時候就有學過的人,好像只有我是真的沒有甚麼音樂基礎的. 我算是有比較認真地在跟老師學琴和練習的, 所以撐過兩年後 , 勉強達到可以和我的二胡作對等的交流, 開始可以比較享受拉二胡的感覺. 我的琴是一把烏木製的蘇州琴, 也許是巧合, 我前幾年學的曲子都是江南風格的曲子, 蘇州琴相對圓潤的音色非常適合這些曲子.

上了大學後, 練琴的時間得以增加, 那時生活真的就只有念書和練琴(包括跑國樂團活動), 不久就到達可以考慮換好一點的二胡的技術水準了. 不過由於我的琴當時的狀況正處於尖峰(記得那時是聽說在台灣ㄧ把二胡的壽命大約最多10年而已, 因為太潮濕了, 而5.6年正是狀況最好的時候) , 而且我很喜歡它相對甜美的音色, 琴的品質也不算差, 所以就沒有再考慮買新的琴了. 上了研究所之後, 日子不同了, 基本上就不大練琴了, 雖然後來出國有把琴帶出來, 但幾乎是淪為裝飾品的功用, 非常少碰了, 以前的譜都被放在櫃子的深處, 以前買的二胡曲集都是大陸出版的, 那時用的紙質非常脆弱, 很多現在一碰就散了.....

一轉眼, 我的二胡都已經23歲了,雖然北美乾燥的天候有助於延年續命, 但我的二胡畢竟還是過了它的使用年限, 除了外弦上把位外, 其它地方的聲音都啞了, 那音色有時聽了都痛苦. 所以又開始動念想買第二把琴, 只是這想法有了好幾年始終沒下文, 除了現在的生活實在讓人很難有機會繼續碰琴外, 怕買了新琴浪費或是糟蹋樂器(因為沒在用), 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北美根本不會有甚麼機會可以買到二胡, 每次回台灣的時間都超趕, 也別想有機會去琴房挑二胡.

不過好在現在是住在有相當華人數量的多倫多, 之前無意間讓我發現多倫多有唯一一間的國樂器行竟然有賣二胡, 而且他竟然就在親戚甲最常去剪頭髮的理髮店附近! 便趁著長周末親戚甲去剪頭髮的時候, 順便到店裡看看, 其實店裡只有5把琴可以選, 試試後只有兩把我覺得值得我買(剩下的跟我的舊琴是差不多級別的), 比較喜歡的那把是另外一把的兩倍錢.....想想現實狀況還是選了另外一把, 這是一把紫檀的不知哪裡琴(不會分上海琴還是北京琴, 我猜是北京), 雖然是比較便宜的(但還是貴), 還是比我原本的琴級別高了, 但依舊是機器琴不是師傅手工琴(手工琴一般品質更好), 本來預期這種價位應該可以買到手工琴了, 不過考慮我人在哪裡, 有得買就很不錯了, 也早就做好會多付錢的心理準備了....

附帶ㄧ提可以自嗨的事, 樂器行老闆本人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 也是拉二胡的, 她聽我試拉二胡後, 跟我說她覺得我拉得不錯, 可以推薦我去多倫多中樂團, 我沒有真正聽過多倫多中樂團的演出, 但從網站上感覺起來樂團整體應該偏向小市國的水準, 而團員個人的水準可能落差就大多了, 有的應該是真得很強, 這也不意外, 在海外那能找到那麼多厲害的人, 不過她說我夠格去參加, 也真是相當抬舉了, 雖然心知肚明是場面話, 拿來自爽也是可以自得其樂的.

最後來張兩琴的大合照, 希望以後能更常碰二胡!

IMG_1722.JPG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一陣子再度回台進行一年一度的省親, 老實說每年飛回台灣一次其實都會花掉不少錢在機票上, 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公司該死機車的放假規定使我只能在機票最貴的時候回去, 加上加拿大的機票本來就不便宜, 全家飛一趟頗傷荷包, 連我媽都跟我說機票這麼貴, 實在不用每年飛回來. 不過想到我爸媽年事已高, 這一年一度的省親其實都還不夠,所以一直有維持盡量每年回去的傳統, 現在有嬰兒後, 我希望能讓她有更多台灣和親人的回憶, 這一年一度的回台行對我而言只會更加重要, 只能盡力去做到.

如同去年, 帶嬰兒搭長途飛機永遠是一項挑戰, 不同的是去年她只有幾個月大, 其實一天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在睡覺, 所以在飛機上並沒有我們事先想得那麼糟糕. 而今年一歲多, 已經會到處跑來跑去了, 雖然依舊需要睡午覺, 但整體而言醒著的時間比去年多多了, 所以頗擔心她會不會受不了這長途旅程在飛機上崩潰. 事先就按照網路上的建議準備一些玩具或是可以吸引他注意力的東西, 讓她在飛機上有事情可以做. 看到的建議中有一項是說盡量準備每一個小時都會有一個新玩具給她, 我想這應該是給搭短程飛機的人參考的吧, 我們飛一程就快16個小時了, 那有可能帶16個玩具上飛機啊!? 而且回來勒? 不過準備一些活動或是玩具的確是必要的, 讓她醒著的時候有事情做, 所以我們帶了一大堆隨身行李, 全部都是給她用的....

我們的飛機是凌晨12點40分從多倫多出發, 而嬰兒通常睡覺的時間是晚上8點左右, 所以他勢必是得要比平常晚睡的, 我們出發當天有刻意讓她睡個比較晚的午覺(大約5.6點的時候), 本來想說我們晚餐後離家到機場上飛機前應該是有機會讓她睡著的, 不過本嬰兒的罩門就是睡覺, 不但難睡著而且難睡久.....出發當天下著大雪, 我們從家裡出發到機場在機場check-in後過安檢, 中途很多"跟平常不一樣的事情和環境"讓她一直東看西看無法入睡, 本來想說到了登機門後就沒事了應該有機會讓她睡著, 結果她看到好多人好興奮, 怎樣都沒法讓她睡, 直到登機前才勉強讓她睡了30分鐘, 這時他已經超過平常睡覺時間4小時了... 出發當天下著大雪, 所有的航班都被誤點, 我們的班機也被誤點了2個小時, 飛機真正起飛的時候已經快凌晨3點了, 而這班航班是出發1~2小時後會上第一餐, 用完餐後才會熄燈讓乘客睡覺休息, 換句話說, 燈熄的時間大概是凌晨5~6點. 由於本嬰兒本身就很難入睡, 在這種燈火通明和充滿新事物刺激的情況下是無法睡著的, 凌晨5點基本上已經是通宵了, 連我都快受不了了, 更何況是嬰兒...燈熄後趕快採取所有的方法讓她入睡(其實之前就一直試了, 但無法成功), 結果不意外地, 在這種過度疲勞的情況下, 嬰兒是無法睡著的, 所以就爆炸了....開始了歇斯底里的大哭...

之前的文章有提過, 有了嬰兒後才知道入睡這件事不是天生就會的, 而是後天學習的技能, 身為成人的我們, 累了想睡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但對嬰兒而言這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身體和精神狀態是有點處於脫鉤的狀態, 身體累了精神可能還是很亢奮, 他們還在摸索如何連接兩者讓自己放鬆進入關機的狀態. 當他們沒有太累的時候, 爸媽可以藉由營造適眠的環境讓她們精神放鬆, 帶動身體進入夢鄉, 但若身體已經太累, 精神反而會很亢奮(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回饋機制?), 很難進入放鬆的狀態睡著, 又或者是"累到沒力讓自己放鬆睡著"(聽起來夠弔詭吧), 這跟成人是剛好相反的, 因為我們已經學會如何放鬆, 身體累反而更好睡...

一旦爆炸了就有點難處理了, 也或者是可以不用處理. 因為爆炸的過程就是嬰兒身體幫助他放鬆的一個機制, 爆炸一陣子後身體就會自動關機, 就是所謂的"哭累了就睡了"或是"哭到睡著"的概念..只是我不曉得他要爆炸多久啊!!! 而且我總覺得這有點像長按電腦電源開關強迫關機的感覺, 雖然最終一定會睡著但我還是不希望用這個方式. 由於本嬰兒長久以來的難入睡問題, 爆炸並非如此罕見, 所以我有發掘一些"也許會有用"的方法. 我個人是感覺爆炸的時候, 嬰兒的意識有點像是被困在一種要睡不睡要醒不醒的狀態, 需要有外力把她從那個狀態抽離. 我發現在這個狀態下, 如果在她耳邊大聲播放一些睡眠音樂, 她的注意力會被吸引, 轉為專注在聆聽音樂上, 最後會順著音樂放鬆進入夢鄉. 這招未必每次都有效, 但對我嬰兒而言成功的機會是大於失敗的機會的, 也許有點像電影"全面啟動"李奧納多進入了夢境後, 需要用外在的音樂去告訴自己該離開了或是確認自己是在夢境之中的感覺?

所以, 我就趕快把嬰兒帶進廁所用手機放音樂給她聽, 好在有見效, 在一分鐘內就不大哭泣,5分鐘內就真正睡著了...回程的時候也遇到類似的狀況, 在出發前根本沒法讓她睡個午覺, 一樣是在起飛後3小時才熄燈, 又再度爆炸, 而且這次還更激烈, 最後花了好一陣子才讓她平復. 好在剩下的航程裡雖偶爾會哀個一兩聲, 但整體而言還算是安靜, 算是有平安度過.

去年回台時發現調時差其實是另外一個以前不需擔心的大挑戰, 當然是因為嬰兒的關係. 由於時差會讓她睡不好, 對身體造成不適, 回台和回加拿大後的前幾天晚上都會尖叫不止, 有了去年的經驗後, 這次比較知道要如何應付, 以前都是安排在假期的最後一兩天回加拿大, 常常回來隔天就去上班的, 不大需要擔心調時差的問題, 不過去年的經驗讓我們發現嬰兒需要更多時間來調時差, 如果嬰兒沒調好, 大人是不可能調得好的, 所以這次確保回加拿大後還有幾天假可以休息調整, 缺點就是回台待的天數會比以前來得少了...

我們平常在家的時候是不大看電視的, 主要是因為不想讓嬰兒太早接觸電視, 只有在幫嬰兒剪頭髮和指甲需要有其他東西佔據她的注意力時才會開電視, 少看電視也有助於"電視打開時"的功效. 不過回台灣時這就完完全全破功了, 在台灣大家實在是太喜歡看電視了, 走到哪裡都有電視, 車站旅館大廳餐廳甚至一般商店處處有電視, 就連坐姐夫的車子, 他都跟我說他車子最近裝了電視, 歡迎我邊坐邊看....我覺得嬰兒回台兩周看的電視量應該有比過去一年加起來總和還多...為何台灣人這麼愛看電視呢?

出國已久, 我們早就習慣台灣和加拿大兩地的環境差異, 簡單地說, 加拿大這裡人少地大空曠環境相對清幽, 台灣地少人多生活機能便利到處都非常熱鬧. 對我們而言, 來回兩地自然而然地會切換模式調整心境, 所以即便兩地差異極大, 我們不至於有甚麼適應上的問題. 不過對於嬰兒而言, 這個差異就是確確實實地存在著. 我們在台北期間是住在永和頂溪捷運站上方的旅館, 不曉得現在如何, 永和可曾是號稱全世界最擁擠的地方(不曉得那是怎麼算的, 是指說正式行政區當中最擁擠的嗎?), 頂溪捷運站到樂華夜市這一段應該也是永和最熱鬧的地方, 每次用嬰兒揹帶帶嬰兒出門時, 她都超級地興奮, 沿路不斷地手舞足蹈, 從來沒在這裡看到她這樣過, 我猜可能是因為從來沒看過有這麼多人車和噪音同時出現在這麼小的地方, 她覺得好新奇好有趣啊!! 不過這樣的缺點就是過度的刺激, 很容易造成疲累, 而且重點是她還是需要定期午睡的, 我們發現在這個充滿外在刺激的情況下, 是很難讓她睡著的, 每次都只能躲回旅館內讓她睡覺, 相當具有挑戰性也相當累人(因為只能用揹睡...). 要是不在旅館附近, 我得特意帶去河濱公園相對人車少的地方, 有一天在基隆的時候更誇張, 我得揹她上山才有辦法避開過度的噪音....

另一方面, 雖然我說我們兩人可以自動切換模式調整, 但我發現某些東西的差異越來越大, 而某些東西則是越來越難調整. 差異越來越大的就是空氣品質, 從加拿大回到台灣馬上就可以感受到空氣品質的差異, 台灣的空氣中似乎永遠都充滿了一種汽車的廢氣, 這幾年回台灣明顯感受到差異越來越大, 以前到宜蘭時會覺得宜蘭的空氣和加拿大沒有差太多, 但從上次開始就覺得連宜蘭都有淪陷的趨勢, 讓人頗為擔憂. 而越來越難適應的東西是噪音, 我們現在住的地方是郊區, 基本上除了偶爾聽到火車經過外, 不會聽到甚麼非自然產生的聲音, 而由於我們在家不看電視, 家裡也自然不會有什麼聲音, 可能是長期下來習慣了, 回到台灣覺得到處都充滿汽機車的噪音, 一整個轟轟轟轟的, 如同前述我們住的旅館在最熱鬧的永和街頭, 不知是旅館隔音不夠好還是真的是馬路車聲太吵, 我們窗戶緊閉的情況下依舊可以整晚(不誇張, 因為時差加上嬰兒尖叫無法睡, 徹夜沒睡)都聽到汽機車的轟隆聲, 只有凌晨3點到5點才稍微好一點...當然永和旅館的例子可以被當做是特例, 但汽機車噪音無所不在的確是事實, 即便走到了小巷, 依舊每隔個幾十秒就會有一台摩托車呼嘯而過, 好幾次用嬰兒車推嬰兒睡覺時, 本來都快睡著了但就被"一直突然出現"的摩托車聲音嚇醒, 就算沒有摩托車經過, 也還是會一直聽到某戶家裡開得過大聲的電視聲音... 我們也總覺得這噪音(尤其是摩托車)讓人很難靜下心, 總有種心浮氣躁的感覺, 不過我相信台灣整體的噪音環境應該一直都是如此, 沒有惡化的趨勢, 大概純粹只是我們生活習慣的改變, 長久下來讓我們覺得越來越難調整.

此行我們也觀察到一件有趣的事, 就是嬰兒的個性似乎在台灣和在加拿大時有所不同. 由於我們在這朋友不多, 平常並沒有甚麼社交生活, 頂多每好幾個星期或月跟一兩個朋友見一次面聚餐, 我們注意到嬰兒其實是有些怕生的, 即便朋友都見過很多次面了, 還是很慢熱, 要到人家都要離開時才比較敢跟別人有互動, 到了別人家也是會緊抓我們的大腿不放, 過一會兒才敢放手. 可是回台灣時卻很不一樣, 到我大舅子家時, 竟然毫不怕生, 很自然地會到處趴趴走摸索環境, 見到我大舅子和親戚乙的時候也沒有像在這裡見到我們朋友的那種畏懼, 對她而言, 大舅子和親戚乙才反而算是陌生人吧(雖然去年有見過, 但她不可能會記得啊),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媽和岳母上, 基本上她應該不大可能記得她們, 但她竟然可以在第一次見面就跟她們兩人獨處而沒有害怕, 這也是相當神奇的一件事, 不曉得該如何解釋, 也許是嬰兒有種第六感知道她們是親戚不需害怕嗎?

整體而言這次台灣行還算順利, 最大的意外是在回家後赫然發現我們家的中央空調在我們回台的期間壞掉了!!! 由於這段期間內多倫多最低溫有下探攝氏零下30度, 回家後發現家裡跟冰箱一樣, 連馬桶裡的水都結凍了, 頓時感覺超級挫屎, 冬天家裡水管結凍是件非常大條的事, 因為水管裡的水結凍後體積膨脹, 很容易把水管撐破, 可以同時有多處水管破裂, 要是水閥沒關起來, 家裡一定淹水, 所有東西都得換, 就算水閥關了, 水管破裂的維修不容易, 也是輕而易舉就是一筆大開銷...趕快緊急叫人先來修暖氣, 要不然家裡根本無法待, 由於我們回家的時間是晚上, 要人來維修算加班費, 加上隨便一個零件都要很多錢, 在我們回家的兩個小時內就花掉了加幣快1000塊....出發前我有記得把家裡水閥關掉, 不過光這樣還是不夠的, 好在我有記得關水閥後再放水確保水管裡沒有水, 所以後來開水閥後沒有發現到有水管破裂的問題, 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但還是讓我們回來的第一晚就心驚膽跳...

希望以後不要再那麼刺激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赫然發現從我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到現在已經超過12年了(雖然過了這麼久, 好像還是沒甚麼文章....), 除了一些生活瑣碎大小事和遊記之外, 在讀書的那段期間也是有寫過一些有趣的東西, 很多當下的感想其實我早就忘記了, 而是之後無意回頭看的時候才又想起, 有時不禁讓我想, 到底我部落格是定位給誰看的呢? 其實最一開始會用部落格是因為當時我要出國留學, 想說用部落格紀錄一些生活上的事情, 可以讓我的家人知道我的狀況, 不過後來發現大概出國過半年之後家裡就沒有人在看了....現在應該是根本沒有人記得這件事, 也沒有人記得我有部落格了....

雖然早早發現此事, 我還是維持寫部落格的習慣, 一開始只是覺得很有趣可以紀錄生活上的雜感, 但後來漸漸發現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除了之前提過可以讓我記得很多多年之前的當下有感而發, 有種重新再回味舊時光的好處之外, 很多資訊也會因此被保存下來. 遊記大概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要是去一個地方玩之後沒做任何紀錄, 大概半年後就會忘記大部分的東西了, 寫了遊記在部落格上後, 可以保留當時的旅遊資訊, 尤其是在日後有人問我相關資訊時, 我可以直接跟她們說請參考我的部落格遊記, 最大的好處就是紀錄了當時旅遊風景和心境的點點滴滴, 每次看真得都會有再玩一遍的感覺. 若是考慮每次旅遊都要花不少錢, 可以藉由閱讀自己遊記達到相當於舊地重遊好幾遍的功效來看, 寫遊記真得是相當值得的一件事. 所以我自己部落格最大的讀者還是我自己, 我敢說我部落格的參訪流量應該有一半都是我自己, 剩下的一半絕大多數應該都是不小心被GOOGLE 引進來看了一頁就跑走的那種, 最後剩下的才是親朋好友捧場.

不過有了嬰兒之後, 想法有些改變. 突然覺得除了自己是自己部落格的最大讀者和受益者外, 也許嬰兒長大後也可以是我部落格的讀者/受益者, 他可以藉由看我的部落格, 了解他老爸以前到底在想甚麼及部分成長生活中的故事. 會有這種想法主要來自於我以前大學修過的一門社會學通識課, 期中報告要求我們去找一個人做口述歷史, 很多人去找一些相對成功的人, 而我卻選擇去找我爸,除了因為個人懶惰不想到處去找人外, 我爸本人的生活經驗其實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 所以才選擇找他做口述歷史. 過程中我聽到了很多他小時候的成長故事, 知道了很多以前根本不會聽他提到過的經歷, 讓我有很多"原來是因為這樣啊!"的感觸, 因為我總覺得我爸有很多奇怪的行為/想法, 但是聽了他的故事後, 我才能從他的角度來思考, 很多之前覺得難以理解的東西頓時都變成理所當然, 若是沒有藉由這個報告, 我想應該是不會有任何機會可以讓我一窺我老爸的前半生, 不曉得其他家庭是如何, 我不期待很多人的爸媽會很常跟小孩講他們自己小時候或是年輕時候的事, 畢竟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活在當下, 沒事不會一直想從前, 就算想到了也不會有機會說, 那像口述歷史強迫你去回憶並且完整地陳述過去的事情, 聽者可以得到比較完整的資訊. 所以我很慶幸當時決定去找我爸做口述歷史, 找了其他人, 那份報告可能只對我當學期該門課重要, 找了我爸, 對我和他一輩子都很重要.

所以我很天真爛漫的想, 說不定嬰兒長大後看了我的部落格, 可以有我當年做完報告後的感觸. 不過希望歸希望, 現實是很殘酷地, 第一個他長大後未必有興趣看.....第二個他長大後就算有興趣未必看得懂中文....第三個當然我得要持之以恆地寫下去才有用.....也許第三點我還有機會做到, 前兩點就.....只能靠緣分了吧.....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自認不算是個特愛看漫畫的人, 小時候除了七龍珠之外大概沒有特別會去追的漫畫, 而真的有買過單行本的漫畫大概只有小叮噹和老夫子了(因為我表弟有全套的七龍珠, 所以都去他家看),但記得小學的時候還是會看一些其他的漫畫, 主要就是有人會帶類似"少年快報"(見維基 少年快報) 的漫畫雜燴雜誌(不曉得如何形容才是), 簡單地說, 他是把很多單行本的漫畫, 一部抽一小部分集結成一本周刊或是月報的形式, 讓你買一本就可以一次看到很多部漫畫, 只是每一部漫畫的分量都不是很多, 有一種製造連續劇的感覺, 讓小朋友不得不一期接一期地買. 我每次都是看別人的, 而人家也沒有必要每期都帶來學校還冒著被沒收的風險, 所以我也常常有一期沒一期地看, 不過就是因為我不算是特愛看漫畫的人, 所以也不會覺得怎樣.

我也不是每部漫畫都看, 只有挑部分題材有興趣才看, 其中有一部是固定都會看的 -- 靈異教師神眉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開台灣出國至今也有好幾年了, 除了前幾年因為在求學比較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和比較窮的關係所以沒有定期回台灣, 開始工作後就比較有定期回台灣,原則上是一年回去一次. 前幾次因為離開時間較久, 比較適應了北美生活加上台灣變化較大, 回去時感觸比較多, 所以之前都會寫回台雜感, 不過後來因為常態化反而就不會有甚麼衝擊, 就沒甚麼好寫的了...今年也有回台灣,不過這次就比較不同了, 主因當然是因為多了一個嬰兒, 平常再簡單不過的事都變成相當有挑戰性, 再加上這次不會住台北, 也很難跟誰約見面, 所以就乾脆變成一次低調的回台行.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 讓我突然有一些感想: (1) 我們有一個比較資淺的同事, 她在沒有任何指點之下, 獨立完成了一項分析工作, 當她把結果給我看的時後, 我說:"喔..好...那我就不用做這件事了", 然後我就沒有再說甚麼了; (2) 有一個朋友, 他是個房仲, 他在這行做了好幾年了, 前幾天跟我說他終於要離開現在的加盟公司(就是像 REMAX 或是 21 Century 或是 信義房屋 這種), 要自己去開一家房地產公司, 自己成為老闆, 顧用其他房仲為他服務, 可是當他跟我分享這件事的時後, 我心裡是想:" 嗯...這的確是時後到了, 你的確是該這麼做了, 這是個很好的決定", 但是我沒有說甚麼, 頂多問他一些公司的細節問題; (3) 我在聖地牙哥出差時, 我們需要做實驗, 是由當地的技工幫我們準備實驗的設置, 該設置是由技工A獨力完成, 我看完成品後, 我覺得成品是做得不錯, 我說:" Wow... that's pretty good.", 然後技工B突然說:" That's only pretty good?", 我只好趕快陪笑臉再說:" Actually, it's excellent!", 技工B說" That's too late", 而技工A 從頭到尾都在旁邊, 只是微笑不發一語.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May 21 Thu 2015 10:28
  • 募款

最近跟飯友們一同參加了一個慈善機構的募款活動, 機構的宗旨是在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以幫助人們度過生命的低潮, 簡單地說就是像我們的"張老師專線", 籌款的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夠籌得更多的資源幫助更多的人. 活動是需要組隊參加, 由於我們是飯友, 所以隊名取為 " Eating Avengers -- 腹愁者聯盟", 每個人選一個角色, 我是 "Captain Hotpot 火鍋隊長",其他的成員還包括 "Iron Stomach"(真正的隊長), "Ramen Hulk" 和 "Black Burrito"(親戚甲).

不同的慈善機構會用不同的募款方式, 有的會義賣, 有的則是以晚會表演來募款, 而我們參加的這個活動比較簡單,純粹是由參與者以EMAIL的方式號招親朋好友來募捐, 唯一集體性的活動就是最後所有的參與者一同到機構所在的小鎮 Oakville 的一個健行步道健走, 以此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提升大家對這個議題的關注. 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募款活動, 算是一個相當特別的經驗. 總共的募款期間是一個月, 最後一天就是所有的參與者去健走.

募款的方式不外乎是向親朋好友同事老闆們宣傳, 除了臉書上宣傳外, 我也有私下寄信給同事希望他們可以支持這個活動, 我還特地做了頭像, 希望能吸引一些目光, 同時我也幫親戚甲做了一個.

 


 

不過雖然頭像是有吸引一些目光, 但是好像並沒有吸引甚麼人贊助, 我覺得應該是比較偏習慣問題. 在加拿大為慈善機構募款算是相當常見的事, 所以若是有比較多土生土長的朋友, 應該會很常遇到這種親朋好友向你募款的活動, 所以他們都會很習慣自然而然地贊助你的活動, 而在台灣比較沒有這種類型的募款方式, 所以大家應該會比較不習慣, 由於我臉書的朋友幾乎都是台灣人, 所以反應並不熱烈也是可以預期的, 好在還是有有參加過類似活動的朋友慷慨解囊. 比較讓我意外地是公司的同事, 雖然這種"有同事參加募款活動希望你贊助"這件事在別家公司還算常見, 但在我公司卻是從未聽聞, 但我想我同事也有一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長的人, 雖然平常很少遇到有同事向他募款, 但是親朋好友的部分應該不少見, 所以應該也不會對此感到陌生才是, 再加上有同事是從學生時代就認識的(不過他好像對這種募款活動也是相當陌生), 我原本預期至少會有一兩個人贊助, 結果竟然一個也沒有, 不禁讓我覺得我是不是在公司不得人心.....相反地,親戚甲以我幫她做的圖像向同事宣傳, 在3個小時內募得款項就是我最終款項的4倍......||||

雖然我的結果實在難看, 不過我其他的隊員都很猛, 募得款項最高是我的10倍, 我們隊最後還是有募得款項最高的前四名(頓時覺得我這個後腿扯得可大了....). 活動當然要有始有終, 所以我們都有出席最後一天的健走活動, 健走的步道是我們很常去的步道, 雖說是健走, 這個活動只走一半的步道(大約5公里而已), 所以自然是相當輕鬆愉快的了. 由於我們要配合我們的隊名, 所以要求每個人穿衣服的顏色要配合該角色的顏色(好在不用穿道具服), 有了一張合照如下

 

 

 

不過即便應該是有符合腹愁者聯盟的fu了, 但由於我們的顏色很鮮豔, 其實我聯想到的是下圖........

 

 

 

 

 

 

 

 

 

看來無法要求凡事盡如人意, 只求盡力了. 本日健行活動有意外的收穫(?), 就是在健行步道上看到難得一見的蛇吞蟾蜍, 雖然是有點殘忍的畫面, 但這畢竟是自然的一部分, 只能說本日活動難忘的小插曲吧!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r 20 Fri 2015 09:07
  • 車子

車子在北美絕大多數的地方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除非你剛好住在大眾運輸系統發達的大城市裡, 而且又不需要離開城市, 不然沒有車子就好像沒有腳一樣哪裡都去不了...由於生活極度仰賴車子, 所以我發現這裡的人在買車的時候都會下很多工夫做研究, 會盡全力買到C/P值最高的車子, 有些時後會發現人們花在找車子的心思, 竟然會比花在找自己房子的心思還要多, 也是很弔詭的一件事...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在研究生時代時, 回台灣動輒可以回去個3個星期到一個月不等(我有一個很好的指導教授~), 不過一旦開始工作後, 能回去的天數就會受限於一年能休假的天數, 雖然公司不定期會安排放無薪假而且年底會固定關廠一個星期, 一般而言, 我能回台灣的天數大約也就是兩個星期上下. 我會盡量維持每年回去一次, 不過若是我那一年因為其他因素用掉一些假期的話, 真正能拿去用回台的天數就又會更少了...每次回去除了回家待幾天和回親戚甲家待幾天, 也會固定去我舅舅那待幾天, 再加上留幾天辦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後, 基本上就差不多把時間用完了, 只能用剩下的時間跟一些其他親朋好友見面, 所以即便每次都想約很多人, 最後也都還是只能"看緣分"了...

這幾次回去發現台灣的物價好像越來越高, 雖然大概全世界都是這樣, 不過我感覺吃的部分的增幅尤其多. 像我對牛肉麵的印象還停留在小碗90大碗110的時代, 現在110都還不一定能吃到小碗的, 這次吃了兩家評價不錯的牛肉麵, 大碗都快要200元了, 這樣感覺已經快要接近這裡的價位, 像大統華超市美食區的牛肉麵也差不多這個價錢(當然兩者的水平根本不一樣啦....). 其他像珍奶類我還停留在小杯15元的記憶, 現在應該都要35元了, 常吃的麻辣臭豆腐加鴨血也是以一年10元的增幅在增加. 不過好在便當類的變化相對少一點, 當我秀下面這張排骨便當的照片給我同事看(有六樣菜唷), 說這一個在台灣只要加幣3塊多,每個人都嘖嘖稱奇....

 

另外一點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我對噪音相對比較敏感了, 可能是因為北美的住宅區相對安靜(或是死寂!?)許多, 走在永和老家的巷道中的我, 現在頗不習慣隨時可聽到的車子聲音, 尤其是在樓下早餐店吃早餐的時候(我家是在大馬路旁), 那似乎永遠不會間斷的車聲, 讓我覺得很難好好地吃這個早餐, 連跟親戚甲講話都很難, 我只看到她嘴巴在動, 卻不曉得他在講甚麼....這噪音的問題只有在回到親戚甲老家的時候才會得到紓解...

 


 

即便機會不多, 但還是有見到一些同學, 聊聊大家最近在忙啥, 雖然我總自以為自己還是年輕人, 但是大學畢業也已經有十幾年了, 大家早已走向相當不同的人生, 同樣是為生活打拼, 卻有不一樣的煩惱和樂趣, 讓我在談話中可以激盪思索我人生的目標, 想想自己到底要幹甚麼. 這個特別的感觸好像只有當我回台灣跟老同學們聊天時才會有,雖然在加拿大也是有一些好朋友, 不過大家不是際遇一直都很相像, 就是本來就是來自於相當不同的背景, 所以反而沒有這種"大家從同一個原點出發, 卻都到了完全不同的地方"的感觸, 但即便每年回去都會讓我有"嗯! 我要好好想想我到底要甚麼, 我要往那個方向努力!"的念頭, 不過我好像到現在還是沒有想到我到底要甚麼.......

多思考固然對於未來很有幫助, 不過人還是要掌握當下, 既然我自以為自己還是年輕人, 就應該要做年輕人可以做的事. 每次回到親戚甲老家, 都會去拜訪那離他家只有2分鐘車程的的海灘, 這次突然想學之前流行過的跳躍照, 希望這努力營造出來的青春感, 可以自欺欺人, 做事永遠會記得帶衝勁.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Dec 21 Sun 2014 11:33
  • 距離

"人與人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這句話無論在字面上或是延伸意義上都是相當適用的, 走路如果靠太近, 只要前面的人稍微停下來,後面緊跟的人就會很容易整個撞上去; 人與人互動過於親近與頻繁, 有時也會讓人相當窒息而受不了....只是"怎樣才算是適當"的確是很見仁見智的事,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於何謂適當距離的定義是相當不一樣的.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公司大部分的時後, 我們午餐都是微波後在自己的座位吃, 偶爾才會跟同事一起在公司的餐廳吃(但是還是吃自己帶的便當). 前幾天跟一個韓國同事在餐廳吃午餐邊吃邊閒聊的時後, 由於我當時在吃從家裡帶的香蕉, 他就突然想到問我說有沒有印象以前香蕉曾經是很貴的食物? 原來是因為韓國本身並不產香蕉, 所以他們國內市場販售的香蕉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他記得他小時候香蕉算是很貴的水果, 所以很少有機會吃到, 是到後來香蕉價格變低之後, 才比較有機會吃到香蕉. 雖然韓國同事的年紀比我大幾歲, 但還是算同一個世代, 在我有印象以來, 從來不記得過香蕉很貴這件事, 香蕉一直都是很便宜的水果, 當然主要是因為台灣就是香蕉的盛產地, 我大部分跟香蕉有關的印象, 都是類似於 " 今年由於香蕉過產, 政府要求國軍幫忙消耗過產的香蕉, 阿兵哥們每餐都要吃至少一根.." 諸如此類的新聞, 跟他講了以後, 他覺得非常有趣, 由於韓國也是行義務役, 而且他們的役期超長, 要三年, 整體國軍與政府與社會的相對互動關係跟台灣幾乎是一模一樣, 所以他非常可以體會政府要求國軍幫忙消耗過剩的香蕉這種事(至少我在北美沒聽過這種事)......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雖然這個標題讓我想到7-11的思樂冰, 但這可是來真的. 大多倫多區上周末遭受了近年來最大的冰風暴, 造成了30多萬戶停電, 今天已經是冰風暴過後的第四天了, 依然還有8萬多戶處於斷電的狀態...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自從瑞士回來寫完瑞士遊記後, 就又很久沒有更新部落格了....主要是因為這陣子工作上有個大實驗, 需要一直加班支援, 實驗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還沒結束, 看來還有一陣子....也正因為此, 回家往往都已很晚, 有時周末還要 on-call , 所以都沒啥時間更新部落格, 只好來灌水一篇...

這裡的華人超市很常有抽獎活動, 之前多半是多倫多台北來回機票之類的獎品, 最近是走日本風, 獎品都是日系產品, 只要買東西超過一定的價格, 就可獲得抽獎券一張. 我也是如同以往拿了抽獎券後, 準備填寫後投遞到抽獎箱裡, 但赫然發現抽獎券下方的小字裡竟然有一句: 在接受獎品前需要回答一道數學題.......為何抽獎領獎還要回答數學題啊!!!?? 難道答錯就不能領了嗎? 有人了解這個原因是為何嗎?  我只能祈禱假設有抽中我的話, 不要問我比大一微積分還要更深的數學, 因為我都忘了(老實說, 我連微積分都忘了差不多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