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正要好好玩遍花東是有點困難的, 因為花東幅員廣大, 尤其是花蓮, 花蓮從北到南的距離幾乎就是相當於西岸的台北到台中, 所以若真得要玩遍又不想走馬看花的話, 得要多花好幾天才行, 不過很遺憾地, 我們顯然是沒有那麼多時間的...所以本日就是從花蓮出發前往台東, 結束花蓮部分的行程. 從花蓮到台東開車的話大約是3小時, 在台灣不算是短的行程, 不過因為花東處處是風景, 所以當然不是只有單純開車那麼無趣, 沿路有很多的景點可以下來參觀, 開車本身就是遊玩的一部分. 由於我最後還是會回花蓮還車, 所以從花蓮到台東去程我是走山線(台9線), 回程則是走海線(台11線), 可以確保山景海景都看得到.
行前在找資料的時候, 有注意到冬天是休耕的季節, 一般而言休耕期間稻田會種植一些花朵, 目的是在養土,當規模一大的時候就會相當壯觀. 花東這裡的農田也是一樣, 會種波斯菊或是油菜花, 有些時候還會大家都說好一起種, 順便辦個花海節之類的. 由於我去年回台灣的時候, 有去宜蘭三星鄉看過類似的東西, 超漂亮超殺底片的, 所以我很期待來花東也可以看到花海. 不過之前在網路上找資料的時候有些納悶, 因為我有看到之前幾年的花海節相關網頁或是地圖, 但是我都沒有看到今年版的? 不過看之前的活動地點多在台9線或是台11線沿線, 反正這兩條都是我會走的, 應該有的話沿路就可以看到了吧? 不過當真正開過去的時候, 我並沒有看到任何花海的東西啊? 我們去的時間是一月中, 原則上應該已經開始了(之前都是12月底到2月), 不過真的沿路都沒有看到甚麼特別的東西, 雖然偶爾還是有看到一小區波斯菊, 但是那規模跟網路上看到的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所以我猜那個應該也不是吧...連續經過好幾個應該可以看到花海的點都沒有看到花海, 內心難免有些失望, 不過好在沿路風景還是很美麗, 一下子就釋懷了...
沿途會經過好幾個點, 我們第一個到的點是北回歸線標誌公園,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北回歸線有經過台灣,所以在他大概經過的地方有設立個標誌公園. 台灣有3座北回歸線公園, 1座在嘉義, 2座在花蓮(一個在台11線,一個在台9線). 中間也是有個小插曲, 我們當時是用北回歸線公園來定位, 理論上它就在台9線路邊應該很好找, 結果我們的GPS走到一半要我們轉彎開進市區後就進入了農田區, 那時只感覺奇怪, 但猜測也許這是一條捷徑吧? 所以就跟著開, 但開著開著竟然上山去了!? 怎麼會上山呢? 由於山上道路狹窄, 還得開一段等有比較寬的路段後才可以停下來檢查, 原來是定位的時候沒看清楚, 定到在海線的那個公園, 而我們當時是在花東縱谷裡的山線, 所以當然會要開過山才會到...趕緊重新定位並回頭, 才又回歸正途...北回歸線標誌公園所在的點是舞鶴, 周圍有非常多的茶園, 我記得麥香有出過舞鶴奶茶, 不過一直到此次花東行才知道舞鶴在哪裡...
北回歸線公園雖然是位在公路旁, 但是腹地很大, 360度都是開闊的視野, 往前看是被山環繞的平原, 往後望也是被山環繞的平原, 超適合照相, 可惜一樣天色太陰...
就當我們在公園裡流連忘返時, 又再度看到可象徵花東園野風光的景象, 我們竟然看到公火雞和母火雞帶一大堆小火雞出來逛大街吃東西!! 這不但是我第一次在台灣看到火雞, 而且這群比我之前在北美野外看到的任何一群都還要大群, 真令人意外又興奮, 這應該是有人養的吧? 不過牠們可真得是呈現放山雞的狀態, 我完全沒有看到有任何的柵欄圍住牠們啊? 牠們就這樣大搖大擺在北回歸線公園旁晃來晃去和呼呼叫, 相當神奇...
本來是有打算在旁邊的舞鶴茶園區晃晃看看, 不過後來想反正我沒有要買茶, 還是就直接往下走吧, 沿路景色都像畫一樣, 令人賞心悅目, 而且我有注意到沿著公路旁都有如同下圖專用的腳踏車道, 這裡騎起來應該蠻爽的吧...
我們接下來要去鼎鼎大名的六十石山. 其實我前文提到我之前找到的花東縱谷電腦桌布就是從六十石山拍出去的景色, 有機會當然要來拜訪本人囉...六十石山著名的景點是在金針花, 山上有個金針花園區, 不過金針花的產季是在夏天, 現在去是沒有甚麼東西的, 不過既然來了就還是來看看吧. 花東縱谷兩個著名的金針花園區除了六十石山外就是赤柯山, 不過反正都沒有花, 我就只挑一個拜訪囉. 上六十石山的過程有點讓人膽戰心驚, 其實比較好走的方式應該是沿著台九線,到大約308公里處再沿指示走即可, 誰知我們的GPS要我提前離開台9線, 去走一條很小的路, 沿著阿眉溪的部落聯絡道路, 沿路拐彎多就算了, 路很窄且陡, 而且沿路都會看到落石和落木在路上, 配著下著雨的天氣, 實在讓人有點壓力, 遇到轉彎處都還可以看到護欄上用紅色筆寫著:" 叭叭" 或是 "叭叭叭", 我想是因為路窄而且是急彎, 是無法看到對側車輛的, 所以要駕駛人做防禦性駕駛, 按喇叭警示, 因為根本不可能會車, 往道路內側看會看到落石,往右側看好像也沒有太讓人安心...
親戚甲是有些緊張的, 因為很難想像是要怎樣由原路下山, 也懷疑我們是不是又定位錯地方了, 認為應該要放棄往回開下山. 不過確認一下後定位點是沒錯的, 我當時是覺得如果這個點這麼出名的話, 沒道理路會這麼難開, 一定是GPS帶我們亂走, 到了目的地後應該有比較好走的路才對, 而且更重要的是, 根本不可能往回開啊! 道路就只有比車寬一點點而已, 怎麼有可能轉頭, 除非要沿路倒車開下山...既然路就只能往前走的話, 就安心地開下去吧, 好在開了幾公里, 接近目的地時, 開始可以看到民房後, 路就越來越寬, 內心的不安也越來越遠. 到達目的地六十石山黃花亭看到那一大片寬闊的停車場時, 心想這樣才對嘛! 從亭上往下望, 看到的景色是難以言喻的美.
無奈當天天氣太陰, 甚至還下著小雨, 實在無法拍出眼前所見的景觀, 而且可能因為位置太高, 雖然可以看好遠, 但是依舊因為光線太暗, 遠方的景色照片裡很難看清楚, 相當可惜...也許這就是為何我們要旅行的原因吧, 很多東西和美景就是得要親身經歷才能體驗, 如果照片真的可以原汁原味重現美景和感覺, 那我們在家裡頭神遊就好啦, 幹嘛跑大老遠來這裡呢? 可能真的不是季節, 偌大的停車場裡就只有我們一台車, 旁邊雖然有一些民宿, 但是好像都沒有甚麼人, 黃花亭旁的廁所就是一副不知多久沒有人來清理的樣子, 沒有水不說, 廁所裡"滿"的程度還真不是"滿"這個字可以形容的, 我想應該要用"溢"吧......雖然景色超讚, 但是因為有點被廁所噁到, 加上實在也需要去上廁所, 而且山上風大有點冷. 我們沒有停留太久就下山了. 果然的確是有另外一條比較好開的路, 路寬多多了而且比較有在維護, 顯然大家都是開這條上來的, 那我們剛剛到底是在開甚麼意思的...
下山後差不多要吃午餐了, 也要順便找地方上廁所, 所以下一個點就是去池上吃池上便當, 車程大約半個小時而已. 池上便當應該是台灣最有名的便當了, 發源地就是在台東的池上鄉, 時間大約是二次大戰前後, 當時花蓮到台東的蒸氣火車要開七個小時, 而乘客無法下車, 若是沒有自備食物的話, 勢必得要挨餓了. 一開始就是一位阿嬤在火車上賣用月桃葉包的飯糰給坐火車的人吃, 後來她的小孩接手後,改用木材包飯盒, 主要是因為保溫效果比較好, 但同時用木材包住的飯盒也可以吸收到木材的香氣, 讓整個飯包更吸引人, 這就是池上飯包的原型. 不過我查資料的理解上, 池上飯包這個名詞就跟排骨便當或是雞排便當一樣只是一種便當種類, 只要符合下列條件都可以稱呼為池上飯包: 必須是使用池上米、用木盒裝盛、乾式飯包. 所以它並不是我原先以為是要加盟某家公司才可以賣池上便當, 雖然的確有很多家公司是用加盟的形式在推銷池上便當. 我們當天去的就是悟饕集團的池上便當故事館. 雖然聽起來是一個故事館, 主要目的是要向大家介紹池上飯包的歷史和推廣池上飯包, 但裡面當然會有賣便當, 所以在此休息用餐再適合不過了, 不可避免地一樣是有很多大批大批的遊覽車觀光團也在這休息用餐.
老實說我本人沒有特別喜歡池上便當, 我覺得它的強項就是在池上米而已, 除了米之外的配料都不是很合我的意, 不過本來就只是來吃好玩的, 而且故事館還蠻有得逛的, 吃完逛逛還蠻不錯的. 既然來到池上鄉了, 當然要去池上鄉近年來最紅的伯朗大道天堂路和金城武樹囉! 我們是定位伯朗大道, 開車前往到達時才發現車子是無法進入的, 兩旁的腳踏車店家則是歡迎你停他那裡, 不過你就得要跟他租腳踏車, 而且拉客拉得非常積極, 讓人有點被嚇到,所以我們就只好繼續往前開, 過了幾百公尺後, 在道路轉彎的地方有一個小岔路. 小岔路的盡頭有寫著公用停車場, 我們就開進去, 旁邊的確是有一個很大頗空曠的停車場, 上面寫著公用停車場, 不過正旁邊就是一家腳踏車出租店, 所以讓人有些半信半疑的, 而且旁邊還坐著一個人面無表情地在那裡守路/指路, 試探性地問了一下這停車場要錢嗎? 結果他說這是公用停車場不用錢, 要不要租腳踏車啊? 嗯,看來好像真得不用錢, 不過也不需要租腳踏車, 只好婉拒他, 他就繼續面無表情地坐在那裏...
雖然我們停車得地方離伯朗大道入口有好幾百公尺的距離. 但卻離天堂路非常近, 所以我們乾脆就先去天堂路, 天堂路後來會跟伯朗大道相接, 相接後往左轉走一陣子就會看到金城武樹了, 之後再回頭沿伯朗大道走回起點後, 再順著剛剛開車的路線回到停車場, 剛好可以繞一圈. 伯朗大道其實是很久以前拍伯朗咖啡廣告時就紅了, 但是他後來和天堂路和金城武樹一起爆紅的原因除了先天底子好外(的確景色優美), 當然還是要拜金城武的廣告所賜, 他氣場太強大了, 拍甚麼紅甚麼....
天堂路是有點S型的道路, 目光順著道路滑向那看不清的盡頭, 眼前全是一片片被高山環繞的農田,天氣晴時那各式各樣的綠讓人覺得好不真實, 隔著田可以看到另外那側的伯朗大道似乎是人潮絡繹不絕, 但所在的天堂路則是相對平靜,遊客少, 那空空盪盪的道路彷彿真讓人有置身天堂的感覺(雖然我腦海裡會自動腦補金城武在迎風騎腳踏車的畫面...). 這裡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都沒有電線杆, 雖然親戚甲蘇澳老家其實還是可以找到相類似的場景, 但是因為有電線杆的關係, 視覺上不會顯得一樣開闊, 而且規模還是比這裡小的. 接到伯朗大道時, 就可以看到人潮了, 其實某種程度整件事對當地居民而言應該是有些荒謬的, 這個美景在此不曉得有多少年了, 本地人好好在這裡耕作營生, 突然某一天起這裡多出來好多遊客, 而且人多到鄉公所必須要禁止汽車進入, 只有本地居民才可以騎摩托車進入, 這都是金城武的錯(!?), 而且我相信很多本地人可能到現在都還沒有看過金城武的長榮航空廣告...
而這荒謬的高潮莫過於金城武樹了, 它只是一棵樹而已, 只是因為金城武坐在下面喝茶就可以讓它爆紅, 我想很多本地人可能怎麼想都想不通吧, 金城武實在太厲害了....不過最原始的金城武樹因為颱風倒榻了, 現在的是原地重新再種上去的樹, 所以小了很多, 但是因為金城武的關係, 依舊很多人來拜觀. 我本來以為這個廣告大概只有在台灣人間引起比較大的關注, 但我發現來朝聖的遊客中, 也有不少是中國和香港的, 她們一樣是看到金城武樹後興奮地嘰嘰喳喳, 看來金城武的魅力無遠弗屆...
看完金城武樹後,便沿伯朗大道加入人潮往回走到伯朗大道起點.
回到伯朗大道起點後, 剛好碰到一批新的觀光團, 我們趕緊趁她們還沒完全抵達前跟地標照相, 最後我當然也沒有忘記跟伯朗大道的始作俑者伯朗先生照相囉, 不過顯然觀光團們沒有人認識他, 都沒找他合照..
走完伯朗大道, 本日行程也已接近尾聲, 今晚要住台東市, 從池上鄉到台東市也還有一段距離呢, 趁天色還亮早日上路, 離開這夢幻的地方, 結束本日充實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