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距離前文再度間隔數個月,原因無他,當然是因為身處「家有新生兒」的煉獄,根本沒有時間體力發表新文章,這篇也是花了好幾次,趁著用揹帶揹嬰兒睡覺的時候站著寫,一次寫一點點,慢慢累積而成...先打個岔,雖然目前以嬰兒和小童稱呼他們並無礙,但是嬰兒的稱呼頂多用兩年,之後就得要升級成小童,而到時小童還是小童,所以為了避免未來可能帶來的混淆,我決定恢復舊日的稱謂體系,從本文起,依照出生先後順序,以親戚丁戊稱呼他們,也可以跟以前的文章有呼應。前文提到讓我對「再生一個」這件事最大的考量,就是我實在不想放棄好不容易開始可以得到的些許的自由感,而要再度投入痛苦的育兒歷程,其中最讓我痛苦的,莫過於那無數個充滿尖叫爆哭但就是沒有睡眠的夜晚...親戚丁有睡眠的問題,從一開始就是無論大覺小覺都睡不好,一直到三四歲才有辦法一次睡五個小時,我們當然也是如此,而我也因為此,後期常常半夜兩三個小時就會莫名地驚醒,以為親戚丁在哭但其實什麼事都沒發生,或是在迷茫間總是會聽到小孩子的哭聲,但其實根本就沒人在哭,就是明明外在環境已經改善了,之前遺留下來的「創傷」依舊干擾我的睡眠,本來準備去睡眠中心接收治療的,結果新冠疫情爆發只好作罷,好在後來情況自己獲得改善,才有辦法恢復略微正常的睡眠。有時跟同樣有小孩的同事或是朋友講述我們睡眠苦難,發現他們並沒有這方面的煩惱時,那種不被瞭解的痛苦更是讓人瞬間跌落深淵...

親戚戊出生前,我滿懷希望會有所不同,結果他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因為狀況更糟!!!他午覺根本沒辦法被放下來,所以我們只能一直用站著揹他睡覺,而新生兒一天需要睡很多次午覺,所以一天下來腰痠背痛得不行,晚上睡覺目前也都還是跟親戚丁以前一樣,結果我現在變成是因為晚上太常起床造成偏頭痛,可以痛一整天然後每天都痛,不曉得何時才是盡頭...

所以我一直很不解,為何人類的小孩如此難照顧,而沒有任何其他的動物的小孩需要父母投入如此大的心力照顧(若有的話,那些動物應該早就滅絕了...)?有一部分也許可以用生理構造和演化來解釋,有學者認為人類的小孩之所以需要那麼多照顧和時間成長(想想看馬一出生就得要會站,一天內就要會走了),其實是因為人類的小孩「出生得太早了」,若考慮人類生理構造的特殊性和用其他動物作類比,人類嬰兒所需的懷孕期是遠大於九個月的(忘記是多少了,好像是要兩倍?),而人類由於在演化從四肢行走進化到兩肢行走的過程中,使得髖骨骨距變小,相對應地就是產道也變小,若還是按照原來應該要有的懷孕時間,寶寶到出生時會變得過大無法通過產道,所以懷孕期也會演化成比所需時間短,直接的影響就是人類寶寶出生時基本上是一個「半成品」,所以才會格外需要照顧和較多的時間成長。但就算加入這個考量,由於人類大腦的複雜性,怎樣都還是需要比別的動物更久的時間才能自力更生。

但即便了解這件事,還是無助於減輕我照顧小小孩的苦難感啊...那種睡眠不足造成的生理痛苦和不適,那種「什麼事都做了,他還是大哭」的挫折造成的心理壓力和崩潰,顯然是無法僅靠著「啊~我的小孩可是個天使呢!他只是太早來到這個世界上了!」這種近乎於阿Q式的豁達一掃而淨的。

所以不免又讓我開始想「為何要有小孩呢?」「小孩對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之前有寫過一篇「正向意義」的文章來思索這個問題,不過該文是直接從「照顧小孩對父母親本人可以帶來什麼正向的機會/意義」出發,並沒有提到「為何要有小孩」這件事,因為我想每個人的理由大概都不會一樣,我的理由對其他人而言也不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可能也講不出來為什麼...

不過若真是要說一個,可能也是追求那種想像中的「人生幸福感」,總覺得有小孩的人生,應該會符合我想像中的「幸福感」吧?事實上雖然小孩讓人頭痛的時間佔大多數,也的確是有那曇花一現的瞬間,讓人心中充滿愛和幸福的感覺(但那真的是曇花一現的瞬間...),所以「幸福」是真的存在的,但為何心理還是會得很憋屈呢?

前一陣子在臉書上看到有人分享的一篇文章「為什麼照顧孩子的我們很幸福,但是不快樂?」,我覺得該文說中了我的心坎,連作者對孩子之於父母意義的評論,都跟我「正向意義」那篇非常契合,原來幸福和快樂本來就是可以分開談的兩件事啊!(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該文,我就不多說文章內容了)也許換個角度來看,快樂是一種人類情緒的狀態,是大腦對於外在或內在刺激的一種反應,而每一件快樂的事情,它對我們帶來的「強度」和「時效性」是會隨發生的次數和時間遞減的,所以不會有人可以「一直不間斷地」很快樂的,若有,那他可能精神有問題或是被人24小時打古柯鹼...而幸福感比較像是個人對自我狀態的一種認知,這種認知也許會帶來一些情緒反應,但原則上他是和個人情緒脫鉤的,所以人是可以一直感到幸福的。領悟這點後,我頓時不再有那種「這不是明明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嗎?為何還會覺得不開心什麼?」的罪惡感,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感覺「照顧小孩讓我不開心」,更令人高興的是知道原來其實很多人都跟我有一樣的感覺,我並不孤單,這也不是我個人造成的問題。

擺脫了那種莫名的內疚感後,也許就可以開始正視「為何不快樂」的部分,或許就會有機會減少不快樂的成分,或是至少可以更加坦然地接受現況?顯而易見的原因之ㄧ,當然就是前文提到照顧小孩這件事直接需要的長期性體力損耗,比如我最害怕的睡眠,但我覺得更常被忽視的還是精神上的影響,這影響還可以分成直接和間接的成分,直接的部分就是如同該文所說的陪小孩玩球例子,我們常常需要做一些自己一點都不喜歡做的事,只是因為要陪小孩玩,而小孩常常會莫名地「蕃」,使我們常常遊走在理智和爆炸的邊緣,滿肚子怒氣也要學著吞下。這種精神壓力也會間接地影響其他人際關係,比如說有小孩之前,我很少會跟親戚甲吵架,但有小孩之後,種種與小孩直接還是間接相關原因造成的不愉快,就如同家常便飯。小時候聽過一句話「小孩是夫妻感情的潤滑劑」,我完全不曉得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小孩明明就是夫妻間的導火線啊?

另外一個間接的影響我覺得是生活平衡感的失衡。大家比較常講到的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對於一個單身的人而言,這甚至可以簡化成「不要工作到沒時間玩」,只要願意的話,他也可以選擇把「生活」全換成「工作」,擁有其他人所無法達到的成就,但對於一個已婚有小孩的人,「生活」這個概念就複雜多了,它其實同時牽涉到三方「自己-伴侶-小孩」的生活,除了維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還要再進一步地維持「自己-伴侶-小孩」的細部生活平衡,而「小孩」也還可以再細分,兩個小孩就是「自己-伴侶-小孩甲 -小孩乙」,三個小孩就是「自己-伴侶-小孩甲 -小孩乙 -小孩丙」以此類推(當然,如果有兩個以上的伴侶的話,伴侶的部分也要細分,只是應該不適用大部分人吧...),這細部平衡的維持可算是一門藝術了,因為「自己」在「生活」這個大項中,分給「伴侶」和「小孩」的比重,也會影響「伴侶」本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比如說今天雖然你選擇放多一點比重在「生活」上,但是你僅注重個人生活愉快,不想花心思在照顧陪伴小孩上,你的伴侶就得要花更多時間從他/她的「生活」中分比重給小孩,造成的影響就是他/她可能得要犧牲他/她工作的比重(即便他/她不願意),而且你們也沒有足夠的「生活」比重是分給彼此的,長期下來只會造成伴侶間的疏離,小孩跟你也不會親。但選擇達成如何的平衡目標終究還是個人的選擇和認知,比如說某些在事業上極度有成的人,不少是憑藉把「生活」全代換成「工作」,拼命工作所致,他們應該都是真的樂於其中,所以不介意把個人生活都投入,但時間是公平的,這只意味著在他「自己-伴侶-小孩」的三方平衡中,他只在乎自己的那部分,或是他自以為有分足夠的比重到「伴侶-小孩」上,但在他人眼中卻是根本不夠的。他們本人可能不少是覺得快樂的,但這可是建構在另外兩方不夠快樂的基礎上。

但另外一類人可能就是另一個極端了,他們會把所有的比重都放到「小孩」身上,完全忽視個人(及可能包括伴侶的部分)的「生活」甚至於「工作」,比如很多傳統的亞洲父母...他們可能不承認自己不快樂,但我覺得他們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聽過朋友說過去拜訪一個老朋友,她們認識很久了,從老朋友的小孩還是嬰兒時就看她長大,有一次她去拜訪老朋友時跟她閒聊提到:「小孩現在長大了(應該是已經高中了),你們應該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一起去做想做的事了吧?」,誰知老朋友回她說:「我們過去十幾年的生活都是以小孩為重心,跟老公會講的話會做的事都是跟小孩有關,現在小孩長大了,一旦哪天她離開家了,我還真不曉得要幹什麼,要怎麼跟老公互動...」,聽完真讓人頭皮發麻。

另外一個類似的例子,是我之前無意間在臉書上看到的「俗女養成記」的片段(我沒看過該劇,但看起來似乎蠻不錯的),第一段影片裡媽媽在餐桌上發飆,這場景似乎讓很多人心有戚戚焉,雖然背後的原因可能很複雜,但那惡毒的話語,是來自於長期累積的不甘甚至「怨」,而我覺得這可能就是長期忽視那生活三角中「自己」的部分以及「工作」所造成,犧牲了自己卻也得不到他人認同,頗為得不償失。

 

 

前面提的兩個例子比較像是光譜的兩端,前者是犧牲他人完成自我,後者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顯然後者會比前者不快樂多了,大部分人會在兩者中間,而我猜可能會比較接近後者那一側,所以大部分人可能是不快樂多於快樂的。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中年危機」這個現象,主要是指說人到中年,在事業上沒有什麼特別發展,工作之外自己也沒有培養或是持續個人的興趣,總體而言沒什麼特別成就,感覺庸庸碌碌其實也沒什麼關係,但就是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只有苦悶,這時就會想去做一些別人眼中看來瘋狂的事,而自己只是想藉此感受自己的存在而已,比如說「美國心,玫瑰情」裏凱文史貝西飾演的中年父親角色,和我一些突然跑去買跑車的同事...雖然中年危機比較常被用在男性身上,但我覺得女性也可以適用,因為我會覺得那也許也是另一個在「工作」「自己-伴侶-小孩」生活中失衡的例子。

講了這麼多例子,不外乎是想強調那個平衡的重要,但是那目標平衡點的設定,最終還是靠自己決定,只是要知道怎樣才是最佳化的平衡實在是好難啊...不過我猜對大部分的亞洲人父母(也許包括自己在內),應該就是要隨時提醒自己「自己」和「伴侶」也是平衡方程式的一部分,不要一味地付出,而要注意這兩項的比重,適時地讓「自己」和「伴侶」感到充實快樂,去學新的東西也好,或是和伴侶繼續小孩出生前的嗜好或興趣,畢竟自己的幸福和快樂都是要靠自己追求,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別人沒有義務讓你感到快樂。這樣也許比較不會因為過度付出造成個人人生的缺憾,就好像影片裡常聽到「要不是因為你們(小孩子),我可以怎樣怎樣...」,雖然有可能有時看起來會像讓小孩被忽略的感覺,但爸媽要心理健康,小孩才會心理健康,而且小孩若是可以藉此觀察到爸媽積極的人生態度,對他們未來的幫助只會更大,也不會落入過度付出的窠臼。當親戚甲還是自由人時,會去附近的健身房上團體課,有一次她看到一個媽媽帶ㄧ個小女孩來,她本來以為是兩個人一起來上課的,結果課程開始後,只有媽媽在上課,小女孩在旁邊看了一節課的平板。當時聽到後很驚訝,想說怎麼可以把小孩丟到旁邊,然後自顧自地上課。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那個媽媽就是在進行這個平衡,說不定上完課後,她才有辦法容光煥發,帶女兒跑當天剩下且全都是跟女兒有關的行程。

其實執意寫下本篇落落長的部落格文,也是一種「進行自我生活平衡」的過程,因為在自己部落格上哀的確有舒壓的效果~另外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醒自己,畢竟知易行難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