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是溫哥華,不過其實是泛指大溫哥華區,雖然是在不同天去,不過就簡單全放在同一篇。
他們到達溫哥華的時間是晚上,加上從溫哥華機場到我家其實要花好一段時間(這時就會懷念以前多倫多機場回到家最快可以不用20分鐘),所以當然就沒安排任何行程,單純在家裡閒聊熟悉環境。第二天安排去溫哥華市區走走,第一個點就是去 Vancouver Lookout。Vancouver Lookout 是在Harbour Centre 的最頂端,而Harbour Centre 位在市中心最熱鬧的區域,鄰近溫哥華好幾個主要交通站包括捷運,火車,水上巴士和公車站,Harbour Centre 在1977建成時是溫哥華最高的建築物,曾是許多大型企業的辦公室所在,不過後來就陸續被人超車,現在可能是只是第六第七高之類的。由於建築物本身地點很好,位在頂端的 Vancouver Lookout 自然視野極佳,可以一次看遍溫哥華,所以我覺得是可以快速認識溫哥華的方式。有趣的是Vancouver Lookout 是登月球的那個阿姆斯壯投資開的,據說之前在觀景台上還留有他的腳印,不過後來整修時那個腳印就不見了,所以我們去的時候沒有看到。
建築物外觀就像是一個飛碟停在大樓上,所以很好找,從大廳可以搭透明電梯直衝觀景台,怕高的人都會趕緊往電梯裡頭看。去的那天人不多,也不需要排很久的隊,所以雖然頂頭觀景區不算大,不會給人擁擠的感覺,可以慢慢看。
之前在多倫多的西恩塔頂也是有觀景台,我也上去過好幾次,所以可以拿來比較。Vancouver Lookout 的高度和西恩塔比起來差多了,遠不如西恩塔來得高,而且觀景台也比較小,不過溫哥華本身地理環境變化大,從觀景台可看到的四個象限中,一個是海景,一個算是大河(雖然那不是河)和對面山景,一個是港口和市區街景,最後一個就是一望無際的市區天際線,看到的景觀其實很豐富,西恩塔上的景觀雖也不錯,不過只有安大略湖和市區兩種景色,略遜一籌,此外雖然Vancouver Lookout的高度比較低,卻不是缺點,因為西恩塔太高了,看景都很有距離感,反而Vancouver Lookout會比較讓人有融入環境的感覺。而西恩塔的基本成人票價是43加幣,Vancouver Lookout 的成人票只要18.5加幣,相形之下超便宜,尤其以可以看到的景觀而言,我覺得相當值得來逛。美中不足的是大樓畢竟也是超過四十歲的建築,整題感覺有點舊,但又沒有舊到有舊建築的古色古香,而且大樓本身就只是純觀景台參觀,不像西恩塔和周遭環境有比較整體整和性的配套景點,不過這大概也是他比較便宜的關係吧?
從Vancouver Lookout出來後就往著名的 Gastown 區走走,Gastown 是溫哥華最古老的區域,可算是溫哥華開始的地方,據說Gastown名字的來源是有一個叫John Deighton人在1867年(剛好是加拿大建國那年)來到這個區域開了第一家酒吧,酒吧經營得相當不錯,知名度很高,而他以話多著稱,使得大家都叫他 「Gassy Jack」(Gassy 就是指人多話),而把該區域稱為「Gassy's town」(看來他人緣應該不錯),之後那區域陸續有大型的商業進駐,城市開始發展迅速,地名就逐漸演變成「Gastown」,也成為溫哥華市成立之初的名字,是後來才改成溫哥華,不過那個區域就一直保留Gastown的名字。既然是最古老的區域,Gastown 自然有相當多有特色的古建築,非常值得慢慢品味,只可惜當天除了要帶隊之外,還要顧一直到處亂跑險象環生的親戚戊,根本沒法照相,只照了最著名的蒸氣鐘。這蒸汽鐘一開始是為了要蓋著路邊的蒸氣排放孔,因為冬天時候會有很多流浪漢去睡在蒸氣排放孔,除了有礙街容外也有點危險,結果就莫名其妙變成著名景點了...這蒸汽鐘每隔一刻就會響一次,而整點的那次會響比較久,我拍攝的時候是45分,所以是比較短的,而且他只唱兩句,我第二句才有時間把手機拿出來錄影,所以顯得更加地短。整點的時候會唱四句。
雖然逛完Gastown時間還算早,不過團員們開始有人出現時差,怕會在路邊睡著,所以就先打道回府結束溫哥華市區快閃行。
當天剛好是親戚戊的生日,所以雖然是大家提早回去休息,但正好可以幫他慶生。說來親戚戊也真是好運,我們都是屬於低調過生日的人,從來不會有生日派對這種東西,他竟然可以一次有這麼多人為他慶生,真是可遇不可求了!
隔天的行程依舊非常鬆,早上帶眾人到離家不遠的西門菲莎大學,這大學名稱聽起來很酷,總是會讓我想到西門吹雪,好像是什麼武俠高人很厲害的樣子...西門菲莎大學簡稱SFU(Simon Fraser University),雖然在國際上不算是最頂尖的大學,比不上加拿大最頂尖的多倫多大學麥基爾大學或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但在加拿大算是很不錯的學校,尤其在大溫哥華區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SFU位在本拿比山上,由於地形比周遭高很多又緊傍峽谷,所以從校園看出去的景色會很漂亮。除了帶大家走步道看風景外,我們也順道在學校的學生餐廳吃早午餐,SFU學生餐廳算是比較冷門的景點,我們當初也是無意間發現SFU的學生餐聽有對外開放,餐廳採自助餐吃到飽形式,菜色不能說很好,不過蛋餅倒是大推,吃一個大概就回本了,所以相對划算,尤其是我們剛開始去時,早餐吃到飽不用十塊,超級划算,不過可能後來他們自己發現不合成本,竟然一口氣漲了五塊變成15塊!雖然這漲幅實在有點誇張,不過相對外面的物價而言,還是算不錯的價錢。我們會去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用餐環境很好,餐廳其實是不久前才重新裝潢翻新,非常明亮且開闊,尤其適合像親戚戊這種根本坐不住的小孩,到處走來走去不用太擔心撞到太多東西...
從學生餐廳出來不遠就會接到本拿比山公園的步道,可以走到公園的公共藝術花園和觀景區,公園有開闊的景色,一邊是可以從山上遠眺到溫哥華的市區,而另一邊可以看到 Burrard Inlet 的峽谷美景,可惜當時要一直安撫情緒不穩的親戚戊,沒拍什麼照片...雖然這裡的照片可能看不出來公園的大小,不過是可以待上一陣子的,由於之後親戚丁要上溜冰課,而且他們隔天一大早就會前往班夫,所以也需要一些時間準備,我們逛完公園後就先回家了,非常輕鬆的一天。
親友團們從班夫國家公園回來的隔天,我幫他們安排市區行程,想說接觸原野自然這麼多天,應該會很懷念人群吧 XD?趁著當天非假日,帶他們去著名但假日人超多的 Granville Island 。Granville Island 是位在溫哥華市中心區南邊的一個半島(所以其實不是一個島),往南就會接到華人眾多的列治文,所以雖然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在外海的景點,但實際上是位在繁華的市區。Granville Island 最先是許多製造業和工廠的所在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我猜由於該地點腹地不大,又緊鄰著住宅區,某種程度可能會限制企業發展,許多工廠陸續遷出了Granville Island ,政府便決定將該區轉型,把空置的廠房轉成公共市場和藝文展示中心,以台灣來類比的話,就會有點像高雄的駁二特區或是台北的華山文創園區,以多倫多來類比的話,就是一個比較大靠海的 Distillery District。除了提到的公共市場和藝文中心外,Granville Island 上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的店家,搭配很一致性的舊式廠房建築,逛起來饒有趣味,所以成為溫哥華的著名觀光景點之一。我們沒什麼特別的目標,就是到處逛逛,標準的觀光客逛店東看西看行程,當然也不錯過必逛的公共市場,不過市場內的東西感覺有點貴,還是看看就好了。
逛完公共市場後大家都餓了,雖然市場內有很多東西可以吃,我們決定去吃一些特別的。親戚甲姊姊念研究所時的指導教授,忘記是什麼原因在溫哥華待過一陣子,大力向親戚甲姊姊推薦在列治文以皇帝蟹著名的新瑞華餐廳,身為專業老饕的親戚甲姊姊一家人當然躍躍欲試,而我們之前也聽過別人提到這家餐廳,似乎真是遠近馳名的老店,當然要帶去看看的了。從尚未到餐廳,只是跟餐廳打電話訂位就有感受到餐廳的服務的確比一般的好,不是僅在於禮貌,而是訂位和詢問一些細節溝通的過程很清楚,讓人有被尊重的感覺(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不過這裡很多餐廳連這個都做不到的...),到現場的時候我們還沒表明身份,代位人員就主動以訂位的親戚甲名稱招呼我們(大概是我們去的時間點比較特別,所以不用問吧?),餐廳本身跟一般北美大都市常見的港式海鮮酒家沒兩樣,看了菜單其實是覺得有點貴,不過今天是來吃皇帝蟹的,所以就不管那麼多了,請服務人員把幫我們保留的皇帝蟹拿出來,給老饕們鑑定後就拿去處理了,據服務人員說我們的那隻不算大,大概是8到9磅,不過一磅是加幣八九十塊,所以光是那隻蟹就要加幣八百塊,對不常吃大餐的我們而言,其實有些驚人的,不過老饕們要請這餐,還說其實在台灣吃皇帝蟹也是差不多這個價位,只是吃的是北海道的,這裡是吃阿拉斯加,而且著名的那幾家還很難會有位置,所以台灣人在吃方面真得很猛很敢花,我們算是賺到了(因為可能花不下去)。新瑞華的皇帝蟹也沒有讓老饕們失望,有滿足到,可以挺著肚子回家。
隔天去史丹利公園,史丹利公園是溫哥華最著名的公園,南接溫哥華市中心,北接北溫哥華市,西濱Burrad Inlet,東邊就是溫哥華港口區,由於所處位置特別,周遭景觀多變,史丹利公園面積佔地廣大,比紐約的中央公園還大了百分之二十,有別於一般大型的市內公園多半出於建築師規劃,史丹利公園的特色是以非常茂密和多變化的森林為主體,日積月累自然演化而成,並沒有太多的人為規劃,史丹利公園本身可以看成是一座半島(或是全島?),沿著公園外圍有完整一圈僅供行人或腳踏車的步道,也是著名的 Vancouver Seawall,繞公園一圈加上延伸段有三十公里,相當適合騎腳踏車,沿路可看山景海景加對岸北溫的豪宅,而且還不時有水上飛機從路旁出發前往溫哥華島,騎起來絕對不無聊。不過我們一行人人數眾多,加上有小小孩,實在不適合騎腳踏車,所以我們也只有走一小段的Vancouver Seawall後,用開車的方式繞一圈逛史丹利公園。
其實史丹利公園有很多其他景點如玫瑰園和水族館,不過玫瑰因為當季,到處都有玫瑰可以看,所以相對不吸引人,而水族館感覺可以等下雨天再去,台灣親友團也興致缺缺,就直接略過了。下午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簡稱UBC)逛逛,UBC跟多倫多大學和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是加拿大最頂尖的大學,UBC應該也是卑詩省唯一一間全科(包括醫學院)都有的大學。UBC的校園頗寬廣,而且校園很美麗,有森林有日本花園有保留地有海灘,是我拜訪過的校園中我覺得最漂亮的,不過可惜因為要顧暴走的親戚戊,所以沒機會拍到什麼照片,只有一張在校園看花園和海和山。
隔天帶他們前往溫哥華島三天兩日遊(另專開一文敘述),從溫哥華島回來後,基本上他們這次加拿大行就算進入尾聲了,最後有安排行程的一天帶他們去 Squamish。Squamish 嚴格上說不算大溫哥華區,離溫哥華市區有一小時的車程,不大算是同一個生活圈的,不過就從簡塞在這篇敘述。Squamish 的歷史可以算比溫哥華早多了,早在數千年前就有原住民住在這裡,而他們也一直居住在這,Squamish 就是主要居住在此原住民的名字,因此Squamish區域包括很大部份的原住民自治區,不受加拿大政府統治。Squamish 位在溫哥華和舉世聞名的滑雪勝地惠斯勒的中點,雖然早年的主要產業是伐木業,但主要的公司近年陸續關門,而拜於地理位置的優勢,加上溫哥華和惠斯勒近年來居高不下的房價,很多無法負擔這兩地房價的人都跑到Squamish,加上Squamish位在峽灣的盡頭和被週邊的高山環繞,近年來的經濟重心轉向以旅遊業為主要,而他也絕對有這個本錢,除了市區可看到的景觀就已經很讚之外,從溫哥華到Squamish 需要經過一條海天公路,海天公路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從海邊連到天上(山上)的公路,海邊自然就是指溫哥華,山上就是指惠斯勒,Squamish 剛好位在海景的終點,山景的開頭,從溫哥華開去沿路風景非常漂亮,所以光是開過去就是在賞景了,真要去比喻我會覺得有點像開蘇花公路,然後從蘇花看海上會一直看到類似龜山島的島嶼,但是比龜山島和陸地的距離近的多,不過此行沒有照相,但之前有一篇有比較詳細的介紹。而在 Squamish 最主要的景點就是 Sea to Sky Gondola,他是一條從Squamish(谷底)到 Stawamus Chief 山山頂的纜車,從山頂上可以眺望整個 Howe Sound 的海灣美景,Squamish鎮的全貌及往惠斯勒方向看去的群山,景色超讚,山頂上還有一個很高的吊橋可以讓人走到另一個山頭連接數條步道健行,所以雖然只是個纜車站,是可以輕鬆花掉好幾個小時的!比較令我意外的是親戚甲姊姊說上頭看到的景色跟日月潭很像,我不記得日月潭可以看到這種景觀啊?不過我上次去日月潭應該有超過30年前了,聽起來應該是後來有蓋纜車通往山頭,從山頭往下看也許看起來是差不多,看來以後回台灣可以找機會去重訪日月潭看看。逛完 Sea to Sky Gondola後我們在Squamish找到一家出乎意料不錯的日本料理店用餐後,再趕快去接當天被送到托兒所的親戚戊,也正式結束他們這次加拿大行的旅遊行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