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Port Renfrew 離開後, 我們再度進入了漫無人煙的原野. 要完成南部小環島, 得從 Port Renfrew往東北邊開穿越山谷到島東岸, 這段公路感覺上大概就像我們的南橫(純粹以公路所在位置相對島而言, 景觀類型差很多), 是島南段唯一一條比較有人在用的通路. 開了一個多小時後, 才逐漸可以看到其他車子和開始有人類的蹤跡, 由於我們 Port Renfrew 的旅館沒有附早餐, 所以我們打算到第一個比較大的城市 Lake Cowichan才吃早餐(那裏才有 Tim Hortons..). Lake Cowichan 是一個在山谷間的小鎮, 往哪個方向看都可以看到山, 其實景色還不錯, 只是當時顧著要吃早餐, 吃完就急著走, 沒照甚麼相(只有拍第二張那張是 Lake Cowichan)..

 

undefined
undefined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維多利亞離開後, 便沿著省道(?)14號往西邊開去下一站 Port Renfrew. Port Renfrew 位在溫哥華島西岸, 是溫哥華島上雨量最多的地方之一, 以自然海岸景觀和茂密林區著名, 也是溫哥華島南邊環島必經點之一. 溫哥華島上人口最密集區就是維多利亞, 出了維多利亞範圍後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到人車都變少了, 往西邊只有一條小小沿著海岸的省道, 從Port Renfrew到維多利亞直線距離只有約110公里, 但要開將近兩小時才到, 就是因為路小彎多開不快. 開過一半的路程後就發現手機開始收不到訊號了, 也很少遇到其他的車輛, 沿路景色以山景森林為主, 加上不時突破森林重圍而出的海岸風光, 有此風景陪伴即便路窄開起來卻也相當舒適.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unt Tolmie Park

 

這個點其實應該不是主要遊客會來的點, 它比較像是本地人沒事會來打發時間的地方, 它位在維多利亞市偏東北的地方, 離市中心有一段距離了, 不過我們當天會在附近一帶, 所以順便來看看. Mount Tolmie 是維多利亞市區最高的一個點. 但還稱不上是山, 比較像是丘陵或是高地, 特點就是可以把維多利亞一覽無遺, 360度無死角, 只不過它離市中心區實在有點遠, 所以看不太到....

即便如此, 遠方雲霧裊裊的山和海, 還是看起來好夢幻啊....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多利亞市是此行的重點, 除了它是島上最大的城市, 本來就會比較有搞頭外, 維多利亞是眾多退休人士首選的退休地點, 除了基本的生活機能完善外, 天氣是最大的誘因, 加拿大沒幾個地方冬天可以在零度以上的日子比在以下多, 所以當然要多待幾天感受一下以後退休能不能來這裡.

維多利亞和溫哥華同屬卑詩省, 對加拿大不熟悉的人可能會以為卑詩省的首府是溫哥華, 畢竟它是最大也最出名的城市, 沒有想到維多利亞才是卑詩省的首府. 從近代的眼光來看這件事的確有些奇怪, 不過維多利亞被選為卑詩省首府顯然是有歷史因素的. 在19世紀時, 維多利亞和溫哥華規模其實沒有差很多, 當時的維多利亞由於地利, 是相當重要的國際貨物進出加拿大的樞紐, 貨物從亞洲或是美國西岸進來都是會停維多利亞, 所以維多利亞是相對很早就被發展的區域, 也因此擁有很多早期的建築及北美第二老的中國城(最老的是舊金山), 也被選為卑詩的首府. 維多利亞的地位是後來才被溫哥華取代, 主要是由於加拿大鐵路完工通車, 貨物進溫哥華港後可以直接搭火車進內陸, 就不需要再到維多利亞繞一趟了. 之後雖然相對沒落但首府依舊留在這, 現在來看才會有這種首府和最大城市差這麼多的感覺...在此僅就我們去過的點作介紹.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此次旅遊的重點行程之一就是開車搭渡輪. 雖然之前有搭過船, 但是從來沒有過連人帶車一起搭船, 很好奇會是甚麼樣的感覺. 由於從多倫多直飛維多利亞的班機很少, 而且夭壽貴, 而從溫哥華轉機雖然選擇多多了, 價錢也稍微便宜些, 但比較 多倫多 --> 溫哥華 --> 維多利亞  和 多倫多 --> 溫哥華 的機票價差還是有可感受的差別, 再加上是3張機票...所以飛到溫哥華租車後再搭渡輪去維多利亞就變成是比較經濟實惠的選擇, 就很順理成章地把搭渡輪排進行程, 由於是溫哥華進出, 所以會有兩段渡輪, 第一段是從溫哥華南端的 Tsawwassen 到 維多利亞, 第二段從 Nanaimo 到 溫哥華北邊的 Horseshoe Bay.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小童誕生後, 我們有好一陣子沒有去比較陌生的地方旅遊了, 主要是因為出門帶小童身心都很辛苦, 若再去比較遠或不熟的地方會更辛苦, 想到都害怕....年初的新加坡行不算在內, 因為那畢竟還是有些熟悉的地方, 而且還有兩位阿嬤幫忙照顧小童, 負擔沒那麼重. 今年由於公司又再度要求要暑假前至少用掉兩個星期的假, 想說也許可以去ㄧ些比較不同的地方了, 加上現在小童稍微大一點, 說不定可以試試看帶出去玩. 由於近年來加幣跌得很兇, 出國玩實在很不划算, 還是待在國內好了, 好在國內夠大還是有足夠的地方可以選....

上一次去比較不同的地方是去加拿大最東邊的紐芬蘭島, 也有去加拿大的最東點打卡, 所以就想那不如這次去加拿大最西邊的溫哥華島吧! 其實溫哥華島雖然是加拿大西邊外海的島, 他離加拿大的最西點還遠得很了, 加拿大的最西點其實是在育空和阿拉斯加交界的地方, 這個地方顯然是很難會有機會去了, 所以溫哥華島還是可以拿來充數的了...對加拿大不熟的人可能以為溫哥華在溫哥華島上, 事實上溫哥華是在加拿大大陸上, 而溫哥華島是在溫哥華外海的一個島嶼, 這個形容聽起來溫哥華島好像是一個很小的島嶼, 其實他一點也不小, 溫哥華島的面積幾乎跟台灣一樣大! 不過島上總人口還不到80萬, 可想而知島上大部分的地方都還是保有原始風貌, 充滿自然風光的魅力. 除了自然景觀吸引我們外, 我們對溫哥華島上最大的城市維多利亞很感興趣, 維多利亞是卑詩省的省會, 雖然在島上但還算是一個中型的城市, 不會像多倫多這麼擠但又不至於太鄉下, 維多利亞是加拿大數一數二溫暖的地方, 雖然隔個海的溫哥華溫度也差不多, 但維多利亞由於地形的關係, 降雨量遠遠不及一天到晚都在下雨的溫哥華, 所以不會讓人那麼鬱悶. 我們就打趣說說不定退休後可以搬到那邊去, 不用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得窩在家裡避寒...所以此行也可以當做考查行~

我們此行一共規畫七天, 但畢竟島還是蠻大的, 所以這次我們就只去繞島的南邊一圈. 由於機票的關係, 我們得從溫哥華進出, 雖然這表示得要多花時間從溫哥華到溫哥華島上, 而從溫哥華到溫哥華島有兩個主要的渡輪可以搭, 所以我們可以開著租車搭渡輪到島上, 相當新鮮, 也是旅遊的一部分 .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新加坡老弱婦孺團出遊還算成功, 雖然打從一開始我把整個行程的步調放很慢, 但慢歸慢還是有許多需要體力的部分, 我已經有盡量減少需要消耗體力的活動和可能性, 但總有些東西是無法避免的, 比如走路逛街逛花園就是旅遊觀光的一部分, 怎麼可能不去做, 所以媽媽們還是會累, 也再次讓人感受到健康才是真正的財富. 行程慢步調除了在景點少可看出來之外, 我們連從台北到機場都花了一天的時間! XD 我們去新加坡的機票是早上9點鐘, 一般而言最好至少7點前到機場報到, 但由於我媽媽和岳母住在不同的縣市, 若要當天早上再出發, 集合交通方面會頗辛苦, 加上我媽容易緊張, 這樣前一天一定睡不著覺, 另外連同小童一起考量進去的話, 這樣應該只會挫賽而已...所以我安排前一天晚上大家一同住在桃園機場旅館, 隔天早上一早搭旅館接駁車去機場, 只要15分鐘而已 (不過後來由於我們行李太多, 旅館直接幫我們包計程車去, 更好!), 不過由於旅館算是在機場裡頭, 周圍甚麼東西都沒有, 只能從房間看外面飛機起降當作娛樂....

 

IMG_2545.JPG

 

新加坡的天氣比印象中熱多了, 我猜原因可能是相對性的感覺. 我之前去新加坡都是在暑假期間, 而且是從台灣過去, 而台灣的夏天也沒在跟你涼的, 所以熱歸熱, 感受沒有那麼明顯. 但這次是從冬天的加拿大過去, 這可就差很多了, 尤其是對一輩子都處在加拿大的小童而言, 這根本是無法想像的熱, 也無怪一直爆炸了..既然新加坡一年四季的天氣都一樣, 我反而覺得最適合去的季節還是夏天, 大家可能會覺得不是應該是冬天去最剛好嗎?正好可以避寒. 不過因為它實在太熱了, 冬天去反差有點太大反而會受不了, 夏天去反倒比較不會那麼受不了, 而且重點是新加坡夏天去住宿便宜很多!! 這次去發現新加坡的住宿超級貴, 隨隨便便的旅館都是加幣兩三百起跳, 我之前去沒有那麼貴啊? 後來好奇用不同的月份去試才發現那差異真得很大, 冬天去真的是去被當凱子的, 更何況我們去的當天還是跨年夜....

上一次去新加坡也是14年前的事情了, 這次去之前對新加坡的印象也是一直停留在上次去的印象, 這次去就很好奇會不會有甚麼不同的感覺, 雖然這十幾年多了很多景點, 但整體的感覺其實沒有變太多(至少從遊客的眼光來看), 比較讓我感覺有差的是捷運. 之前對新加坡捷運的印象是快速方便新穎, 而且到哪邊都很方便, 所以我在安排行程時都是以搭乘捷運來往各景點, 不過這次去的時候感覺新加坡捷運好像沒有記憶中的那麼出色了, 仔細想想可能是因為前幾次去的時候, 當時台北捷運只有幾條線通車, 整體還在剛開始的階段, 捷運站與周邊尚未整合, 很多地下街連店都還沒進駐完全. 而新加坡的捷運則行之有年, 運作方便比較暢通, 但這些年過去後, 台北捷運網比之前密集地多, 整體運作已上軌道, 加上台北捷運還是比新加坡捷運年輕得多, 所以現在看來, 台北捷運整體而言是比較好的. 而這對新加坡捷運的好印象反而侷限了我在交通安排的規畫, 前文提到我們第一天去中國城, 旅館離中國城其實不遠, 走路不到兩公里, 不過當然不會叫媽媽們去走這段, 旅館離地鐵站很近, 很直覺的想法就是坐捷運去中國城, 只是旅館所在的線跟中國城的線不同,雖然直線距離不長, 但坐地鐵卻要換兩次車才行, 誰知其中一個轉運站可能是後來才建的, 下車後得要走好遠的一段路才可以轉接下一般車, 結果媽媽們光是走這段就累了.....我們用的票是在機場買的一般儲值票, 只有5塊還是7塊額度, 所以搭幾次地鐵就沒有額度了, 本來想加值, 誰知加值一次至少要加10塊, 感覺好像又用不到那麼多, 親戚甲覺得還不如搭計程車, 後來發現真是如此, 主要是因為新加坡計程車費並不貴, 尤其我們一行人數眾多, 大家擠一台車的話, 分擔下來並不會比捷運貴多少, 而且又快又方便(因為新加坡車子超貴, 所以路上車子不多不容易塞車), 所以之後幾天完全搭計程車, 我也有點後悔怎麼不一開始就搭計程車呢? 仔細想想也是因為之前去新加坡的時候是窮學生, 搭不大起計程車, 出入都靠地鐵, 這種深耕下來的印象讓我根本不會想到把計程車當主要的交通工具, 可見這先入為主的想法影響力有多大......

雖說搭計程車很方便, 但這也並非是完美無瑕的選擇, 新加坡跟台灣不同, 計程車雖然滿街跑, 但你不能隨處攔計程車, 而必須要在特定的計程車招呼站才可以攔計程車, 這對遊客而言也還好, 畢竟大多數遊客會去的地方都是觀光景點, 自然而然會設有計程車招呼站, 我想抱怨的是計程車的尺寸. 我發現新加坡的計程車尺寸都很小, 大多數的車子都是四門轎車, 而且多是 Honda Civic 的尺寸, 這對我們而言很困擾, 因為我們的嬰兒推車是在北美買的, 尺寸偏大, 即便它可以對折收起來, 對大多數的計程車後車廂而言都很難塞, 每次都在那裡塞很久, 而且偶而還會遇到塞不進去的狀況, 除非遇到 Hatchback 的車子才會容易很多, 車內擠歸擠還可以接受, 但每次在那塞推車拔推車實在很辛苦...雖然說可以理解新加坡小, 車子不用大, 但我總以為計程車應該是可以有更多選擇的, 台北也沒有大到哪裡去, 真要比路寬的話, 我反而覺得新加坡還比較寬, 但台北(或是宜蘭) Toyota 的 wish 神車到處跑, 就算扣除這款也還有馬自達 5 等其它較大型的常見計程車型, 不大理解為何新加坡的計程車幾乎都清一色四門轎車, 十之八九跟政府規定有關....值得ㄧ提的是, 我們應該有搭到7.8輛不同的計程車, 其中應該只有一個司機不會講中文(因為不是華人), 而且還有一兩個會講閩南話,還可以跟媽媽們聊天, 算是對台灣遊客的利多.

旅遊的過程中, 親戚甲有注意到好像很少在路上看到老年人和小孩, 在市區裡幾乎只會看到青壯年人士, 雖然說市區主要是商業區多是辦公大樓, 也許這有助於解釋老人小孩少的現象, 但其實還是有一定比例的住宅, 怎樣都應該可以看到ㄧ些的啊, 這的確讓人有點難想像為何會如此地少見...另外一點相關的觀察就是我覺得新加坡無障礙空間的規畫和設置似乎有些差強人意, 我完全不預期它可以跟北美的城市相提並論, 但連跟台北比都好像都有點比不過, 我本來想新加坡如此注重觀光, 應該這點可以做得比較好才是...也許就因為這樣, 所以比較有這種需求的有老人和小孩家庭都搬到郊區, 所以我們都沒看到? 還是有這種需求的有老人和小孩家庭本來就都不住在市區, 所以市區無障礙空間設置就免了? 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感覺了...而且我也發現購物中心或是商場或是路邊可以讓人休息的地方並不多. 尤其是商場裡很多時候椅子都是給有消費的人才能用的(比如咖啡店之類的), 比較少純粹讓人休息的公共椅子, 所以我感覺一天到晚都在找給媽媽休息的椅子....

這次新加坡行相對之前其他旅遊沒有看到甚麼特別突出的風景或特別美好的經驗, 而且很多個人想去的點都沒有去, 不過最大的價值在於終於有機會可以讓阿嬤們和小童一同出遊, 我暫時也還想不出來有哪個地方適合做這件事了...另外這次新加坡行和上次新加坡行相隔很久, 人事變化甚大, 注意到的東西也完全不同, 若是同時看完本系列和我之前去的心得那篇, 應該會發現重點都完全不一樣, 想想也是相當有趣了, 不曉得我還有沒有機會再訪新加坡, 是不是又至少要再等14年呢? 說不定到時又有截然不同的體會呢 ?

 

IMG_2667.JPG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算是在新加坡有安排正式行程的最後一天, 之前猶豫要安排哪裡, 其實是可以安排大部分人來新加坡幾乎必玩的聖淘沙, 不過我個人覺得聖淘沙整體的感覺就是以主題樂園設計的景點, 對小童而言, 她年紀太小應該大部分真正有趣的景點不能玩, 而對媽媽們而言, 大概大部分的東西也不見得可以引起她們什麼興趣, 所以最後我是屏除聖淘沙這個超熱門的景點, 因為真的不適合. 安排比較優閒深入的行程, 去參觀小印度區和阿拉伯區, 用緩慢的步調體會新加坡人的生活.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日早餐想試些不同的東西, 網路上看到有一家連鎖早餐店賣比較具有新加坡道地口味的早餐, 便想帶大家去試試看, 老實說我之前在新加坡住的那段時間從來沒想過要去吃甚麼新加坡的道地早餐, 大概也只是因為沒錢, 我每天都是去實習公司旁邊的麵包店買麵包當早餐而已, 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道地早餐應該長甚麼樣子.我查到的那家叫亞坤, 它應該是最大的連鎖早餐店了, 絕大多數的部落格都提到它, 而且密度好像還蠻高的, 在旅館旁邊的商場(Raffles City)地下美食街就有一間了. 那商場的美食街的每間餐廳都是有店面的, 跟一般所有店圍一圈的美食廣場不大一樣, 所以得稍微找一下才找得到. 店面不大, 不過我們的運氣不錯, 剛好有一批人離開才可以塞得下我們這麼多人加嬰兒推車. 菜單沒有我想像中的多樣化, 主要就是帶椰油的烤吐司搭配不同的醬而已, 頂多有ㄧ些類似馬來糕的東西, 我試著每個人都點不一樣的東西, 然後大家分著吃, 雖然說口味還不錯, 不過吃起來好像還是有點大同小異. 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每個人都會有一份溫泉蛋, 或是可以說是幾乎生的蛋, 建議的吃法除了直接吃之外, 就是沾土司來吃, 後者尤其適合不敢吃生蛋的人. 不過蛋是先上, 土司過一陣子才上, 大家都是直接把蛋吃了才想到說可以沾土司...我岳母完全不敢吃這麼生的蛋, 所以我最後吃了兩份生蛋,(一份有兩顆) 頓時讓我想到電影洛基裡他每天早上吃五顆生蛋的畫面....

IMG_2615.JPG

IMG_2614.JPG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住的旅館其實是可以有包早餐的選項, 但是包早餐要多付的錢實在太多, 讓我覺得實在不值得, 所以我們早餐都是在外面吃. 由於之前一天在中國城的商場裡有麵包店, 所以我們買了一些麵包當今天的早餐, 大家悠閒地在旅館吃完早餐後才出門. 今天整天的景點都是在濱海灣公園和金沙酒店一帶.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飛機是早上9點從桃園機場出發前往新加坡, 飛行時間4個半小時, 理論上小童是得要在飛機上睡一段午覺的, 但大概是難得很多人一起搭飛機太興奮了, 我們怎麼樣就是沒辦法讓她睡著, 一直到下飛機前20分鐘才開始想睡, 結果飛機一降落就醒了, 幾乎等於沒睡.... 領完行李入境後, 第一件事就是去買手機預付卡和捷運儲值卡, 本來是預定要買某一家有一款比較便宜的方案, 但當時一時間找不到那家電信業者的攤位, 怕讓其他人等太久, 就找鄰近看到的 StarHub 的攤位, 它的方案比較貴, 不過天數比較久, 但我們並沒有要待那麼多天, 本來還有考慮要不要再繼續找另外那家的攤位, 但想一堆人在等我, 加上我知道小童沒睡午較可能稍後會過累而爆炸, 還是買了算了,  不過後來發現這卡雖然貴, 但它有包漫遊, 漫遊地點竟然有包括到台灣, 而且正因為天數比較久, 所以可以撐到我們回加拿大, 由於我台灣其實沒有預付卡, 之前都是靠別人的手機, 這樣一來反而是利多, 變成是划算的選擇. 我們到達新加坡時是下午兩點多, 一下飛機就發現外頭下著頗大的雨, 讓人一整個黑線, 本來還希望說等拿完行李辦完事後雨就會停了, 結果並沒有, 由於我們人多行李多, 想還是坐計程車好了, 結果一堆人在等計程車, 好在我們有小童隨身, 可以排比較短的隊伍, 但一樣等了好一會兒, 輪到我們時發現每台計程車都超小, 最後得分成兩台才有辦法. 第一站先去旅館放行李, 結果這樣拖一拖, 完成check-in後就快5點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回台有一個新的目標, 就是帶媽媽們和小童一同出國去玩.

如同前一篇回台雜感所說, 回台的重要目的不外乎讓小童可以多跟家人互動, 和多陪陪年老的爸媽. 但家人有爸爸這邊的親戚也有媽媽那邊的親戚, 回台的時間有限, ㄧ旦花了時間在某一邊就表示另外一邊少了這段相處時間, 所以今年就想嘗試一個創舉, 就是帶自己的媽媽和岳母跟小童一起出國去玩(包括我們兩人一共5個), 可以一舉數得. 兩位阿嬤都可以跟孫子一起互動, 還可以出國換環境感受新事物, 小童也可以一次感受兩位阿嬤的關愛, 而所有人也可以有機會一同創造美好的回憶, 真得是在打一個如意算盤. 不過這主意雖然看起來很理想, 實際上規畫起來可不簡單.

我們這團基本上是"老弱婦孺"團, 我媽和岳母兩人平均一下也有70歲了, 當然是老, 親戚甲和小童自然是婦孺, 而我就只能代表"弱"了(不過我當時還是有一點腸胃炎的尾巴, 所以還算是名副其實的弱). 首先地點的選擇就要考慮很多東西了, 我媽有長期的腰痛問題, 所以若要坐飛機不宜久坐, 加上我們本來時間就不多, 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飛機上, 地點基本上就是鎖定在東亞區, 我們兩人其實會比較偏好東北亞比如說日本或是韓國, 但冬天這兩個地方顯然比台灣冷多了, 而我媽和我岳母都會怕冷, 好像也不大行, 所以就只能縮小範圍到東南亞. 天氣方面親戚甲也有要求, 她異常怕熱, 只要溫度超過20度她就會覺得很熱而整個暴躁, 所以不能太熱. 小童雖然可以自己走路, 但她並不會有耐心走很遠, 而且她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關注她, 所以在景點間交通往來不能需要花太多心思, 以方便為主要考量. 此外我媽和我岳母一個是不能走長路, 一個是不想走長路, 所以必須排除健行賞風景類的行程, 要能夠時時坐下來休息. 小童每天都要睡午覺, 不然會爆炸, 所以也要把能睡午覺這件事列為考量, 總之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很多, 無法一一列舉.

整體而言, 這行程只能全程安排在市區裡, 而且必須要交通便利. 經過種種考量後, 我們最後選擇去新加坡.

會選擇新加坡應該一點都不會讓人意外, 新加坡不大, 全國只是一個城市, 而旅遊業也是她的主打產業之一, 當然要有很多為觀光客設計的景點, 所以會比較容易方便玩. 除此之外, 也還有其他的原因, 以前大學就曾去過新加坡暑期實習住了兩個月, 大學畢業後又有帶親戚甲去玩過, 所以新加坡對我而言一點都不陌生, 考量到我們這老弱婦孺團的行動力, 應該是去不了幾個點的, 若去一個我自己都沒去過的地方, 需要沿途探索的話對老孺而言會太累, 去熟悉的地方會少了一些因為摸索白費力氣的機會, 此外因為去過, 自己就比較不會太在意哪裡沒有去之類的, 可以完全以她們考量來安排行程, 不會因為超慢的步調玩不到甚麼東西而悶(這其實是很常在旅遊版上與父母同遊的文章裡可以看到的牢騷). 不過雖說我去過新加坡數次, 上次去其實已經是14年前的事了, 這14年內新加坡多了好多新景點, 所以對我而言還是很有新意的. 我媽和岳母都沒有去過新加坡, 也沒甚麼意見. 不過選擇去新加坡還是無法完全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因為新加坡太熱了, 所以完全不符合親戚甲的要求, 不過新加坡有滿足其它所有的需求, 實在找不到更好的選項, 只能請她委屈求全了...

地點決定好後, 經過數輪的規畫重規畫, 訂出了我們這次超慢步調的5天4夜新加坡行.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剛從台灣回來.

剛出國的時候, 回台的頻率是一年多甚至快兩年才回去一次, 不記得多久以前開始調成一年一次. 其實一年一次回台開銷也不小, 畢竟我們只能在旺季回去, 機票加林林總總回台一趟的開銷也要20.30萬台幣, 雖然聽起來真得是很花錢, 但我還是覺得有ㄧ年回去ㄧ次的必要. 出國前幾年回台真的是在度假, 完全放鬆, 後來變成比較偏重在省親的部分, 畢竟爸媽年紀越來越大了, 盡量多待在他們身邊, 不會安排甚麼個人旅遊行程. 幾年前開始轉變成帶長輩出遊, 主要也是有感於他們平常可能沒甚麼樂子, 反正都是要待在一起, 一起在家還不如一起去ㄧ些地方玩, 畢竟長大後很難會有機會跟爸媽同行出遊. 小童出生後, 回台就更重要了, 她一年就只能靠這個機會去和親戚朋友見面, 感受大家呵護的溫暖, 爺爺奶奶也只能靠這個機會跟孫女見面互動. 由於我們在加拿大認識的人不多, 平常顯少有社交活動, 小童不常見到陌生人或是在人多的場合自處, 回台可以增加她人際互動的經驗, 除此之外, 換個環境也有助於她學習中文, 每次從台灣回來後都會感受到她的中文進步很多, 所以回台灣這件事只會變成更重要. 為了在短短的回台期間內達成前述的目的, 今年甚至挑戰帶長輩和小孩ㄧ同出國遊玩, 之後有空再另闢專文描述詳情.

ㄧ年回台一次總會讓我想到我小時候每逢寒暑假回鄉下爺爺奶奶家的經歷, 由於我媽是老師, 她也會放跟我一樣長的寒暑假, 所以每次回爺爺奶奶家都是動輒一待3.4個星期的. 爺爺奶奶家真得是很標準的鄉下, 周圍只有農田和養雞場, 對於像我這樣平常在都市叢林生活的小孩, 回爺爺奶奶家就好像去另一個世界一樣, 只記得每次回去就是在田邊玩泥巴追小雞做這種根本不可能在台北做得到的事, 由於每次回去的時間夠長, ㄧ定會遇到好幾組親戚去拜訪爺爺奶奶或是跟我們一樣回去住的, 也是只有在那個時候我才會感受到家族的龐大. 比較可惜的是我自始至終並沒有因為頻繁地回去爺爺奶奶家而比較會講台語, 我的台語還是很爛, 由衷希望小童這點可以做得比我好. 不過這些經歷還是隱隱之中讓我對鄉村生活有了認同感, 所以後來從都市搬到郊區時我並沒有任何的不適應. 同樣地, 希望台灣行也能夠讓小童有產生對台灣的認同感, 而不是只是一個爸媽以前住過的地方.

不過隨著回台的目的日漸重要, 回台灣這件事也變得越來越累. 早些年自己單獨回台, 只有時差需要應付, 這點ㄧ直到小童出生前都沒有改變, 但小童出生後, 時差就不再只是只有自己需要調整了, 還要把小童的部分算在內. 嬰幼童調時差比原先預期困難得多(至少對我們而言), 調時差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睡覺和陽光, 可惜小童自小就有難入睡的問題, 我們無法讓她在飛機上獲得足夠的睡眠, 下飛機後又因為太累無法入眠, 之後幾天就會ㄧ直在夜間爆炸, 我們發現回台那段調適較為容易, 通常3.4天就可以了, 但回加拿大這段就辛苦很多, 要花上至少一兩個星期調適, 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根本不可能睡好, 白天也會因為小童因過累爆炸而比平常更累, 所以也要花好久的時間才能把時差調回來, 非常累人. 而這次回台更是有史以來最累的一次, 我們之前家裡做整修, ㄧ直到快要回台時才完工, 所以在出發前幾天ㄧ直在整理收拾整修後帶來的混亂, 想說出發前一天再來打包, 誰知道在我們出發前兩天, 我們晚上出去吃晚餐兩個小時的空檔, 家裡遭小偷, 所有的東西都被翻過來, 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 而且剛好因為要回台灣, 有許多台幣放在家裡, 還有很多之前趁感恩節特價買的東西, 全部被偷走了, 加上被破壞的門修理費用, 損失至少好幾千塊加幣....當下真得是傻眼, 剛做好的東西被破壞了, 剛收拾好的家被弄得亂七八糟, 當下也很擔心護照會不會不見而沒法回台了, 不過顯然小偷只對可以立即變現的東西感興趣, 連電腦都沒拿, 但是偷走了音響和照相機及一堆鏡頭, 連一個稍好的量尺都被幹走了. 報警後等了好一會警察來備案, 也只是做個紀錄而已, 但弄一弄也弄到很晚,加上心情受到影響, 所以當晚也沒有睡很好. 隔天白天一整天忙著善後和處理被破壞的門, 傍晚小童突然開始嘔吐, 在接下來的幾小時內吐了不下10次, 把胃裡的東西都吐乾淨了(因為後來吐出來的都是水了),整晚都在哀, 我們也幾乎整晚都沒有睡覺照顧小童. 隔天就要搭飛機了, 飛機是晚上的航班, 但是我們一直到下午都還沒有機會打包, 小童也是病懨懨的, 但是依舊不睡覺只是黏著我們, 所以我們甚麼事都做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 我決定我只能開車帶小童出門, 讓她在車上睡覺, 親戚甲才有可能利用這段時間打包, 所以即便我自己都很想睡覺, 還是硬著頭皮開了160公里, 讓她可以在車上睡個快兩小時, 這距離應該都可以從台北開到台中了..回家後在半小時內換我打包我的東西後, 就差不多準備出發前往機場了. 由於出發前幾天就已經很缺乏睡眠了, 回台的第一天我超級累, 是累到很不舒服的那種, 下午就得要倒下了. 小童應該是得了急性腸胃炎, 好在回台灣後就穩定下來了, 雖然還是不大舒服但是不會再吐了, 不過我倒好像是被傳染了, 雖然沒有嘔吐, 但是ㄧ直覺得噁心肚子脹痛, 所以回台的前幾天根本也不能吃甚麼東西, 望著一堆想吃的東西卻不能吃感覺相當難受...好在過了一星期後都恢復正常, 但前幾天真得是超累, 堪稱有史以來最累的一次...

這次雖然整體回台的時間長度跟往常差不多, 但中間有一星期出國玩, 所以真正在台灣待的時間還不到兩星期, 沒有甚麼特別的雜感, 唯一察覺到的就是很多以前很喜歡的餐廳, 這次回去吃的時候覺得口味都變了, 明明去年才去吃過,當時還是覺得跟印象中一樣啊, 真不知是餐廳變了, 還是我自己的口味變了....這次回台有幸能有一個時段可以跟ㄧ些國樂團的老友見面, 出國之後深深感受到結交新朋友不容易, 有了小童後只會更困難, 沒有甚麼機會可以再認識像國樂團這樣有許多共同回憶的朋友了, 雖然相聚時間很短, 感覺連 catch up 的時間都不夠, 但能跟大家說上一兩句話還是很令人高興的.

期待下次再見囉~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間離上次更新部落格已經快兩個月了, 不過讓人更有感的是嬰兒已經加入我們的生活兩年多了, 基本上已經不該再用嬰兒稱呼她了, 所以從本文起, 嬰兒正式從嬰兒畢業成為小童. 雖然我第一句是說時間過得很快, 但在有小童的宇宙裡老實說我還真的不曉得時間到底是過得快還是慢, 印象中那個圓呼呼只會原地打滾的肉球, 突然間變成今天會到處跑來跑去尖叫的小童, 這點的確人感覺時間過得很快, 但在那無數充滿嬰兒爆哭的深夜裡和小童歇斯底里的哭鬧時, 卻又哀嘆時間怎麼過得這麼慢, 小孩何時才會長大......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如題, 我成為有兩把二胡的男人了.

我的第一把二胡是我在高中加入國樂社時候買的, 當時是初學者, 雖然社團裡有社琴可以使用, 但畢竟那是公用琴, 品質其實是頗差的, 加上很多人學,常常得要跟人搶社琴,練習實在不是很方便. 所以就有想買ㄧ把自己的琴的念頭, 當時社團的二胡老師願意幫我們買琴, 他從琴房挑了ㄧ些品質不ㄧ的琴讓我們選, 我那時考慮了兩種方案: 方案ㄧ: 買一個品質差但是便宜的琴, 反正初學不需要多好的琴, 等之後技術上來了再來考慮買好一點的琴; 方案二: 直接買一把好琴, 用長長久久. 方案ㄧ其實蠻吸引人的, 因為就我個人的歷史看來, 我好像從來沒有持之以恆長久地學習某一樣東西, 假如半途而廢的話, 方案ㄧ比較不會浪費錢, 練好以後再買好一點的琴也是非常合理的. 不過後來想想覺得就已經是新手了,還要用比較差的樂器好像更容易讓人有挫折感, 再加上若我真的堅持下去的話, 這樣最終其實還是會花比較多錢的. 由於我經濟一向拮据, 所以後來改選第二方案, 但是取折衷買了一把品質價位都是中間也許偏上的琴, 記得當年的好琴大概是在台幣2萬以上的價位, 爛琴則是2.3千, 而我的琴是1萬. 但付完錢的時候還是有種很害怕自己是在浪費錢的感覺.

這種害怕浪費的感覺是有道理的, 二胡是一種非常難上手的樂器, 初學的前一兩年新手要忍受相當夭壽的音色和怎麼樣找都找不到的音準,當年一起學二胡的人最後剩不到一半, 剩下來的大多都是有其他樂器的基礎(如鋼琴)或是小時候就有學過的人,好像只有我是真的沒有甚麼音樂基礎的. 我算是有比較認真地在跟老師學琴和練習的, 所以撐過兩年後 , 勉強達到可以和我的二胡作對等的交流, 開始可以比較享受拉二胡的感覺. 我的琴是一把烏木製的蘇州琴, 也許是巧合, 我前幾年學的曲子都是江南風格的曲子, 蘇州琴相對圓潤的音色非常適合這些曲子.

上了大學後, 練琴的時間得以增加, 那時生活真的就只有念書和練琴(包括跑國樂團活動), 不久就到達可以考慮換好一點的二胡的技術水準了. 不過由於我的琴當時的狀況正處於尖峰(記得那時是聽說在台灣ㄧ把二胡的壽命大約最多10年而已, 因為太潮濕了, 而5.6年正是狀況最好的時候) , 而且我很喜歡它相對甜美的音色, 琴的品質也不算差, 所以就沒有再考慮買新的琴了. 上了研究所之後, 日子不同了, 基本上就不大練琴了, 雖然後來出國有把琴帶出來, 但幾乎是淪為裝飾品的功用, 非常少碰了, 以前的譜都被放在櫃子的深處, 以前買的二胡曲集都是大陸出版的, 那時用的紙質非常脆弱, 很多現在一碰就散了.....

一轉眼, 我的二胡都已經23歲了,雖然北美乾燥的天候有助於延年續命, 但我的二胡畢竟還是過了它的使用年限, 除了外弦上把位外, 其它地方的聲音都啞了, 那音色有時聽了都痛苦. 所以又開始動念想買第二把琴, 只是這想法有了好幾年始終沒下文, 除了現在的生活實在讓人很難有機會繼續碰琴外, 怕買了新琴浪費或是糟蹋樂器(因為沒在用), 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北美根本不會有甚麼機會可以買到二胡, 每次回台灣的時間都超趕, 也別想有機會去琴房挑二胡.

不過好在現在是住在有相當華人數量的多倫多, 之前無意間讓我發現多倫多有唯一一間的國樂器行竟然有賣二胡, 而且他竟然就在親戚甲最常去剪頭髮的理髮店附近! 便趁著長周末親戚甲去剪頭髮的時候, 順便到店裡看看, 其實店裡只有5把琴可以選, 試試後只有兩把我覺得值得我買(剩下的跟我的舊琴是差不多級別的), 比較喜歡的那把是另外一把的兩倍錢.....想想現實狀況還是選了另外一把, 這是一把紫檀的不知哪裡琴(不會分上海琴還是北京琴, 我猜是北京), 雖然是比較便宜的(但還是貴), 還是比我原本的琴級別高了, 但依舊是機器琴不是師傅手工琴(手工琴一般品質更好), 本來預期這種價位應該可以買到手工琴了, 不過考慮我人在哪裡, 有得買就很不錯了, 也早就做好會多付錢的心理準備了....

附帶ㄧ提可以自嗨的事, 樂器行老闆本人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 也是拉二胡的, 她聽我試拉二胡後, 跟我說她覺得我拉得不錯, 可以推薦我去多倫多中樂團, 我沒有真正聽過多倫多中樂團的演出, 但從網站上感覺起來樂團整體應該偏向小市國的水準, 而團員個人的水準可能落差就大多了, 有的應該是真得很強, 這也不意外, 在海外那能找到那麼多厲害的人, 不過她說我夠格去參加, 也真是相當抬舉了, 雖然心知肚明是場面話, 拿來自爽也是可以自得其樂的.

最後來張兩琴的大合照, 希望以後能更常碰二胡!

IMG_1722.JPG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