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來念PhD也已經三年了,即便是因為換學校帶來的不方便,及老闆升職帶來的沒效率,理論上而言,應該是已經跨過一半了,我可不希望「三年以後又三年」這種事情發生...今天在整理資料夾時,看到當時出國前找到的一個投影片,投影片的標題就是本文標題,不禁再看了一次,看看我的狀況又是怎樣...

作者是一位康乃爾的教授,他大學是唸一個普通的小學校(沒講科系),碩士和博士都是念卡內基美倫的資訊工程(所以是強者,CS領域都知道這間學校多好)。他把他覺得當年他在唸研究所時,做對和做錯的事一一列表,供後人參考或引以為鑑,雖然有一些其實是跟CS這個領域相關的,但是我覺得至少理工領域的人都可以拿來參考。

10件做錯的事:

10. Spent the first year isolated from my fellow students
簡言之,就是自己一人單打獨鬥,痛苦地準備學業,若你是該科系唯一一個外國學生,這種感覺應該不陌生。我的狀況雖然還好,我進去那年還有另外一個台灣人,但是我們兩個領域差很多,比較不能一起準備,而我又有點轉領域,要學新的東西,再加上剛到美國,英文無法跟人討論,某種程度而言,狀況跟這一點有點類似,不過好在第二學期就有所改善。

9. Assumed I wasn’t good enough
因為原作的大學是很名不經傳的學校,而他的同學都是MIT柏克萊之流,所以會有這種感覺。其實我也會有這種感覺,因為我覺得我的同學都超級優秀的,我好像就...

8. Was scared to ask advisor for stuff like books, travel money, equipment, etc
這點我倒沒有,若我覺得需要買什麼東西,或是參加研討會,我都會直接問的。不過可能第一個學期,我搞不清楚狀況時,那時有過這種狀況

7. Lots of classes, little homework
我倒沒有這樣,我一向就不喜歡修很多課,我比較喜歡課少,作業我可以慢慢想仔細寫

6. Was hyper-critical of visitors and talks
我也沒有這樣,因為我一向沒什麼感想.........XD

5. Never took courses outside of CS
他其實這裡提到一些像語文,寫作,化學或甚至一些財金的課,我想他是指除了一些外系有可能可以應用到CS的課程之外,還包括了個人興趣類的課程。我沒有修什麼其他領域的課程,不過有學語文和寫作,雖然一樣都不好....

4. Never took a teaching seminar
我也是.......................

3. Never figured out how funding works
我也不大懂,雖然常常幫老闆寫PROPOSAL.....

2. Didn’t keep a research journal
我應該還算有固定看特定的期刊啦.....有新的相關文章會看..

1. Put off being a "real" person
他的意思是指沒有個人的生活,生活中就只有研究...我記得我碩士班就犯了這種錯誤,總覺得我應該要全心全意投入研究,但最後我其實有點後悔,我荒廢了樂器和一些社交生活,雖然很快就把論文寫好了(6月畢業,1月就開始寫了...),但我覺得不值得。所以我現在都會把時間分的很清楚,白天作研究,晚上做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或是學自己想要學的東西。


10 件做對的事

10. Worked closely with other graduate students
這應該就是他第二年以後的狀況啦.....我個人的狀況是不算closely,討論倒是一定有的,但也是有一些合作,一起寫paper。不過就當我有能力可以跟我同學一起做更多事情的時後,我就換學校了.................然後,歸零.........

9. Summer Internships
唉....從來都沒有做過......

8. Went to conferences & workshops
我倒還蠻熱中於此道的,不是只有因為可以去看別人在做什麼,主要應該是因為可以去玩.......:p

7. Got to know lots of faculty
我徹底地失敗............

6. Volunteered
是指做一些跟學術相關或甚至不相關的工作,我想他的意思主要是指做一些可以擴展人脈的事情。學術方面顯然是沒有的,其他方面我好像也沒有,當麥基爾同學會副會長算嗎?不過我們是自給自足的社團啊..不是那種一天到晚都會跟別人辦活動的那種..

5. Lots of practice talks, lots of red ink
這點比較不是能夠掌握的了。他是指說多一些報告的機會,可以訓練自己。然後他說他有一個很好的指導教授,願意幫他仔細閱讀修改他的PAPER。我的報告次數很少,第一次報告是Joint Sponsor Meeting,第二次是Prelim,第三次還沒發生過...而我的指導教授對於PAPER超會拖,有一篇我2006年寫得paper,他到現在都還沒正式看完和修改過...

4. Bought & read “Bugs in Writing”(Lynn Dupre)
指閱讀寫作的書,我是有修一些寫作的課啦...不過好像還是得靠常寫才能真正地改善寫作能力...

3. Hacked on lots of stuff
指多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因為論文題目不會憑空出現,需要日積月累的研究才會發現。不過我覺得這點有些奇怪,因為如果嘗試很多東西,表示每樣東西都是只能淺嘗則止,這樣怎麼會有足夠的深度產生博士論文呢?不過我倒是還算符合這個狀況,因為我的老闆一天到晚都在換我的研究方向,今天作這個,明天作那個的....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大方向(我指的是大方向喔!不是小方向的論文題目唷!)...

2. Didn’t leave before I finished
他是指有些人在準備開始寫論文時,就先去外面工作了,打算一邊工作一邊寫論文,不過就他所發現的狀況是,很多人最後都沒有辦法把論文寫完,或是甚至寫好...我應該是不會這樣啦...

1. I had fun!
這點很抽象,但就是說他有參加一些活動,滑雪遊樂園和到處拜訪朋友之類的,不過跟之前說他做錯的10件事中的第一名相互矛盾,大概是在他不同時期的狀況吧!我前兩年在普渡時,因為課程很繁重,所以參加活動的機會很少,不過還是有利用放假的時後到處走走,現在沒有修課的壓力,當然是更可以自由地運用時間囉..


自我檢討完後,我發現若我以「以學術為主要至業的PhD」而言,我應該是相當失敗地...不過隨著日子過去,我覺得我對往學術界發展的憧憬應該是越來越少了..我不覺得我有那種「慧根」(泛指做傑出研究的能力和最重要的--熱情和動力),我應該會比較偏向去業界工作或是甚至去做跟我PhD本行沒啥相關的東西...所以,現下對我而言,最正確的事,應該就是充實運用時間學習(各方面的東西),和愉快地過日子,以及同時穩定保持一定程度的研究產出,早日畢業才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