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工作相關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OVID 肆虐人間已超過三年,雖然我不曉得「事實上」我們到底算不算是撐過了,但「實際上」應該大部分的人都不再把它當一回事了,已恢復COVID之前的生活。由我們公司在COVID期間應對的方式看來,我們公司應該算是比較有認真在看待COVID的公司,採取了很多的防護措施,也讓絕大多數人在家工作了很久,不過最近也開始要大家回去上班,很多延宕已久的計畫也終於重新開始,包括產品的測試。雖然在COVID期間依舊有產品的測試,但多半僅要求工程師們遠端協助,不需要親自到場,現場只留一定得出席的少數人,所以這段期間我都是遠端協助測試,從未親臨現場。不過既然現在已經開放,有一個很重要的實驗需要在境外場地進行,而且我們之前僅有過遠端協助在那邊進行的實驗,我們組沒有人真的去過,這次我老闆就要求我去現場協助,確保實驗有照我們的要求進行兼場勘,而實驗的場地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土桑(Tucson) 的機場。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得上次需要過夜的出差已經是好幾年以前的事了,自從有了小童後就再也沒有過無法當天來回的出差了,其實並不是工作不需要,而只是因為我一直想辦法推辭,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小童太小加上親戚甲工作其實很忙,若是我們兩個少了一個,剩下的那個人會很辛苦.只是說工作上一直都會有這種需求,實在無法一直這樣推下去...我們預計明年會有很多需要長期出差的機會,看來會越來越難推辭,只是我們依舊沒有什麼很好的應變措施...剛好前幾天有個很臨時的測試需要人去顧客那邊支援,適逢夏天大家都放假人手不足的時候,老闆只好問我說可不可以去支援,雖然小童依舊無法自立自強,但好像我沒辦法再推託了,只好答應老闆前往支援.好在這個出差不需要太久,只要4.5天而已,剛好可以拿來試試看我們是否可以應付一打一的狀況...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我表姊舅舅他們五月來訪時, 我有跟我的表姐聊了一下有關工作方面的事,有一些想法,本來想找機會寫下來,無奈今年實在很忙,一直都沒有機會寫, 轉眼間幾乎半年過去了,老實說我都快忘記我到底要說甚麼了,即便如此,還是趁有機會的時候寫記得的部分好了。

有一天早餐的時後表姐提到他的部門裡面有一個小時後在加拿大念書, 畢業後回去台灣的年輕人, 在工作上有一些讓老闆相當詬病的行為。 稍微提一下背景資訊,表姊是在台灣的某家銀行工作。 她提到這個人讓老闆感冒的行為有(她有舉不少例子, 但我現在只記得其中幾個):

1. 當老闆指派工作給他的時候, 他有時會反問老闆該項工作的意義何在?

2. 當老闆改他的報告的時候, 他有時會拒絕老闆的改正, 堅持自己原有的寫法

3. 當老闆要求他多作一些事的時候, 他有時會以"我手邊的事情太多了, 再多這一項會排擠到我其他工作,影響品質" 而拒絕接受更多的工作, 當老闆表明沒有其他人可以作的時候,他會直接跟老闆說:" 不如你也可以自己做啊?"(是以嚴肅的語氣講, 不是玩笑或是反諷)

4. 他跟其他同事沒有太多互動, 下班後都是直接回家, 從來都不會跟其他同事吃晚餐或一起作其他的活動,不夠合群。 

表姊認為他專業能力不錯, 而且語文能力也強過其他同事, 本來應該有機會受到老闆們的器重, 不過這些行為讓老闆們難以接受, 而他們決定把他攆走。。。

我相信這個人可能有其他與人應對進退上的缺點, 但是當我聽到他因為這幾項原因而被老闆決定要把他攆走時, 我是相當地震驚的,因為我不知道這些行為有甚麼問題啊?

 

1. 老闆交代的工作本來就不是每一件都會有意義的啊, 很多時候老闆並沒有我們清楚一些工作的內容, 若單純就他的理解來交代你的工作, 往往有些工作是根本不必要的, 所以若是我覺得該項工作不必要,或是我單純地不知道目的為何,本來就是會問老闆該項工作的意義何在, 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2. 這點也許在一些狀況下真的是不大行, 不過就表姊跟我提到的狀況多半是是因為報告要求用英文寫, 老闆改他的英文, 但是他覺得老闆的英文不對或不夠好,又把它改回來. 姑且不論老闆本人的英文能力如何, 這種對於用字遣詞的認知出現差異應該也不少見, 畢竟他是作者, 若他堅持他的寫法應該也不是甚麼大問題啊

 

3. 這點也許是真的讓老板黑線了點, 不過他講的其實也沒錯, 若事情已經很多了硬要人多作, 那老闆就要有接受較差品質的心理準備. 通常若有事情太多沒人可作的時候,應該是由老闆本人去跟相關的單位說"抱歉,我們人手不足不能作", 而不是一昧地承擔後塞給下屬作. 當然, 也有可能老闆已經沒有辦法檔下這份工作, 那他的確也是應該要幫忙

4. 這點應該是很純粹在台灣的團體文化, 若你不作一些事跟同事博感情, 你好像就是不合群或是難相處. 不曉得其他地方是怎樣,但至少就我所知北美是沒有這種習慣的,大家都是下班之後個人有個人的天地, 沒事不要來煩我...當然還是有同事下班一起出去玩的, 但是並不是很多人這麼作, 而且也不會有人認為你就應該要如此作。

 

以上幾點並不只是單純我個人感想, 也是這些年在北美工作的心得和觀察, 換言之, 某種程度也算是這裡的工作文化. 不過畢竟從小在台灣長大, 稍微想一下我當然是可以理解他老闆為何會這樣想, 但可能是一來我本來就不太喜歡台灣這種過度強調君臣有義長幼有序, 以老闆為尊的倫理, 二來我已經習慣也接受這裡的職場文化, 雖然早有預期兩邊的工作文化會有不同, 這個例子讓我覺得我如果在台灣工作, 我大概也會跟他一樣被老闆攆走吧。。。。想到此處, 還真不禁讓人冒冷汗。。。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轉眼間已經3個月沒有更新部落格了, 再度打破我久沒更新的紀錄! 雖然說人生應該就是要不斷挑戰自己, 開創新紀錄, 不過我好像都只有一直開創這種不光榮的紀錄...以往多半是因為沒甚麼心得感想, 所以沒有得更新, 不過這次不大一樣, 過去幾個月實在超忙, 其實是有些東西想寫的, 但是真的沒有空寫...不過這陣子的忙碌應該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希望能有機會慢慢把之前想寫的東西補齊...至少今天可以寫一個短的...

本文與多年前的某篇文章 工程師考試 有關. 簡單地說, 在加拿大申請專業人士證照通常需要通過層層的審核考驗, 像我申請工程師執照就需要通過層層的學力檢驗, 一個有關工程法律和倫理的申論考試, 和至少4年的工作經驗. 之前文章只有提到我去參加考試, 本文就算是續集吧. 後來考試過了幾個星期後, 來函通知我通過了! 這裡的這種考試多半只會跟你說有或沒有過, 不會跟你說你考幾分, 所以老實說我也不曉得到底算考得"好不好", 其實這樣也好, 省得讓人花太多心思在上面...雖然是要求要有4年工作經驗, 但是因為我有研究所的學歷, 所以我可以抵一年的工作經驗, 只要工作3年就可以申請了. 去年就滿3年了, 便馬上申請, 需要附上一段落落長的文章, 闡述我如何在我的工作上運用工程的理論, 解決工作上問題, 以證明我有工程師的素養!? 花了不少心思, 唬爛了一大篇東西送件審核後, 我還要再取得3封推薦信, 好在我可以直接找我老闆和同事寫, 送過去後, 工程師協會就跟我說大約要6-8 個星期的時間來審核我的資料.....老實說, 我實在不曉得為何需要花那麼久的時間來審核, 之前不是都審核過了嗎?

所以只好耐心等候, 誰知我等了10個星期都還沒下文, 只好寫信去問, 結果發現負責的人放假去了!! 直到第12周他回來時, 才跟我說:" 喔! 其實你的審核通過了, 應該月底就會收到正式通知函了!". 其實聽到時是有點訝異, 因為我的同事之前申請的時候都還需要經過面試, 我原本也預期要準備面試了, 不知道是因為文章虎爛的太好還是申請人太多他們懶得面試, 總之算是省了一個麻煩. 最後是到了第14周才正式收到通知, 信裡寫 "只要你付錢(工程師會費),你就可以成為工程師了!", 想當然爾, 我只能趕快掏腰包付這一筆(保護)會費...

正式的工程師會拿到一張證書和一個印章, 基本上印章是很台的東西, 至少在北美是不需要也看不太到印章這種東西的, 所以我收到印章時覺得相當新鮮, 那為何他要給我印章呢? 主要是因為有很多工程設計(特別是土木類)定稿時, 需要工程師的批准才會生效, 而批准的形式就是負責的工程師在設計圖上蓋上刻有自己名字和工程師證照號碼的印章, 所以他才會每個人發一個印章...

當年申請工程師證照是因為當時在找工作, 很多工作會需要, 不過其實這些工作多半是土木類, 誰知我後來進了航太業, 我們反而不會那麼需要工程師證照, 我們公司也很明確地跟我們說有沒有這個證照沒差, 錢不會比較多, 公司也不會幫你付會費, 不過我想反正都已經申請了, 尤其是最難考的考試和最刁鑽的初步審核都過了, 就把它完成吧! 雖然不曉得可以拿它幹嘛, 當作裝飾作作樣子應該也是不錯的...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朝九晚五的工作容易使人生活變得相當規律無變化, 由於大部分醒著的時間都是在公司或是在前往公司的路上, 腦袋中想的都是工作相關但是與我人生無關的事情, 容易使人生活變得無感, 加上這個冬天天天低溫天天下雪, 周末只能待在家, 沒地方去也沒有有趣的東西可寫部落格...不過既然這樣, 就寫一些工作相關的觀察好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幾天當我如同往常收email的時候, 意外地發現在我普渡時期跟我共用辦公室的一個印度人(當時是四個人一間)居然寄給我一封信,雖然我們辦公室是四個人一間, 但真正會常待在那間辦公室的人只有我們兩個, 所以我還在普渡的時期我們還蠻常聊天的, 算是除了同一個研究團隊外, 我難得比較熟的人. 不過即便如此,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連絡了, 怎麼突然間寫了一封信給我呢? 仔細一看, 原來是他要申請美國的綠卡, 想要請我幫他寫推薦信, 當時天真的我想說大概只是那種打勾勾選人格特質的那種推薦信, 所以馬上就答應了, 誰知過了幾天當他把更多細節寄給我後, 我才發現我想得太簡單了......原來他要申請的綠卡是傑出人才類的綠卡, 推薦信裡必須要非常仔細地寫出他對科學的貢獻和為甚麼美國非要他不可, 所以基本上是要寫一大堆東西的.....基本上, 我沒有寫過正式的推薦信, 唯一比較接近的就是以前親戚甲申請美國研究所時, 學校要求她要有一個朋友的推薦信, 最後是由我幫她寫的(當時我們還沒有親戚關係.....).....不過這兩者的等級差很多, 所以老實說寫這種推薦信讓我有些頭大, 不過既然答應了, 也只好硬著頭皮寫下去了...不過我還是有點訝異他會找我寫這個推薦信, 畢竟我看到其他推薦人的名單, 都是一些該領域的大頭, 而我只是一個小小工程師而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個綠卡類別需要很多個推薦信, 而他找不到人寫, 所以才會找到我~ XD  不確定我的推薦信能有多少影響力, 我也只能盡我所能幫他寫, 祝他好運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年底不知為何, 感覺事情頗多, 轉眼間又是兩個月沒更新部落格了.....趁著聖誕節新年之前難得清閒, 趕快來補一下進度好了. 不過本篇結構可能會會有些鬆散, 因為我想記錄一些在我們公司工作的觀察.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通常暑期是眾人放假的時期, 所以一般而言公司裡的一些事務會進行地比較緩慢, 即便依舊需要每天去公司上班, 但在心態上會稍為輕鬆一點. 但這個暑期與往年不同, 我們組裡這個夏天有一個很大的實驗, 會有一個人必須到美國去監督實驗, 而得要有另外一個人專職在加拿大支援實驗的資料分析, 這兩個人選是按照排班決定, 而剩下的其他人則負責其它的實驗支援工作. 由於實驗規模大, 資料量也大, 加上我們組是一個很小的組, 所以幾乎是全員出動, 過去兩個多月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在忙這件事, 直到上個星期才結束實驗, 開始無窮盡的資料分析....不過也由於這次實驗需要所有人互相合作, 也讓我感受到溝通表達能力的重要......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雖然我的工作內容, 就技術層面上來看並沒有甚麼特別的地方, 沒有甚麼技術是真得非常先進到沒有其他人會的, 大部分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市面上可見的工具, 但由於我們公司基本上是被歸類為比較敏感的產業(有部分業務會牽扯到國防產業), 所以我們公司相當重視有關進出口管制( Export Control) 和國際武器貿易條例( 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s) 的規定.

所謂國際武器貿易條例, 簡單地說, 就是美國政府為了避免國防科技外流到所謂一些邪惡的國家所訂下的規範, 明言規定那些武器包括包括其零件是不得販售至美國以外的地方, 或是說你不能販售哪些武器及零件到那些國家, 或是可以販售武器或其零件, 但是必須要申請許可之類的(這裡的武器是泛稱, 並不是只有專指槍砲彈藥之類的, 比如紅外線探測器或熱感應器之類的也算). 通常國際武器貿易條例包含的項目會比較明確, 但是進出口管制所包括的東西可就廣泛多了, 它是規範如何確保美國可以保有這些敏感技術, 除了硬體或實體的產品之外, 它還延伸到軟體, 資料, 數據, 方法, 設計圖等等, 簡單地說, 就是你不能以任何方式將這些相關資訊洩漏給並不是在美國的人/公司, 不但廣泛而且有時相當難去界定....

雖然公司是加拿大公司, 但由於總公司是美國的公司, 所以依舊得要照這些規則. 之前公司也都有照規定, 一直都相安無事, 直到前幾年不小心違反了條例( 就我所知, 這不大算是我們公司的疏失, 但細節不便多說), 被美國政府罰了7千5百萬美金的罰款(直到去年罰款才定案). 由於金額不小, 自此之後, 公司就以一種幾乎矯枉過正的方法要大家注意進出口管制. 首先要所有員工去參加一個歷時3小時, 有史以來最鬼打牆的訓練, 訓練的內容從頭到尾可以只用 "保密防諜" 四個字帶過, 上完訓練後我病了一個星期. 然後所有的文件上都要附上一個進出口管制的分級標籤, 包括EMAIL, 強制所有人要把分級標籤加到簽名檔, 之後還會有一段好幾行的"敬告啟者" 之類的文字, 並且強制信件只能以分級標籤作開頭, 所有的內容都必須是寫在簽名檔裡頭, 而且無論信件內容長短, 一律得照辦. 雖然我知道這大概是跟美國政府達成的協議之一( 所謂的補救性措施), 但有時真的是感覺太過頭了, 就連我們跟美國總公司通信(他們才是真正掌握技術的人..)也要附上那一大串簽名檔, 信件來往幾次後, 整個信件紀錄充斥著分級標籤和"敬告啟者", 簽名檔內容比本文還多, 而他們(理論上更需要如此作的人)反而沒像我們一樣有這麼多落落長的東西....... 有時我看信件都想笑....除了基本的文件信件變得難找到內容外, 公司在一整個不景氣和凍結人事的氛圍中, 還是得大張旗鼓雇了一大堆人來專門作進出口管制相關的業務.

本來以為這樣就是極限了, 結果最近看到公司的一個公告, 公告的內容只是說明冬天停車場地面會結冰, 所以請所有員工小心走路, 並且穿著適當的鞋子, 然後公告的上面就有一個大刺刺的分級標籤, 並且寫著" 本公告不含機密及技術相關的資訊".....如果連這種公告都要這樣搞, 看來以後的日子可有趣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一兩個月異常地忙碌,轉眼居然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更新部落格了,真是相當誇張,應該有打破我之前沒更新的紀錄,不過我可一點都不感到高興. 趁著今天是本年度最後一天上班, 又適逢世界末日,趕快趁機寫些東西....

我們公司相當注重EH&S(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簡單地說, 就是注重工作環境的安全以維護員工的健康. 這在工廠尤其重要, 有很多安全防護措施避免意外的發生. 但是有時我覺得太過於注重, 反而到有一種接近白爛的程度....像我們公司就有明言規定, 在走廊上不得奔跑嬉鬧,雖然這樣說是沒有錯, 這樣的確會有些危險, 但是一旦特別去強調時, 反而會有一種在上小學的感覺....公司也會不定期有EH&S小組到處巡邏, 而這小組都是員工所組成, 他們會到處晃來晃去看哪裡有潛在的安全問題, 並將之舉報. 但不知為何, 有些時候我總是覺得有些小組成員只是沒事找事作,或是只是不想工作, 跑來當EH&S享受皇帝出巡的滋味,然後到處指指點點, 有時順便公報私仇...因為有些時候他們列舉的事項根本就是莫名其妙, 像我後面的同事桌上擺了一個盆栽,他的桌子是面對牆壁的,盆栽雖然高大, 但是盆栽的直徑大約只有桌子深度的1/3, 而且是被放在桌子緊靠牆壁的地方, 盆栽基底沉重, 相當穩固. 結果我同事被多次舉報說那個盆栽相當危險, 它可能會倒塌造成人員傷亡, 需要被移往別處, 或是用鐵鍊拴在牆上....我們倒是完完全全想不到有甚麼情況, 可以讓那個盆栽倒下來, 那盆栽基本上跟個不倒翁一樣了, 要硬去扯才有可能把它弄倒....就算有地震, 我相信我們那辦公大樓應該會比那個盆栽先倒.....反倒周圍有很多高高懸掛的植物, 我還覺得那比較危險. 由於我同事根本不鳥這鬼舉報, 所以每過一陣子都會收到告單....我們也不會不定期有總公司的人來大抽檢, 檢查門檻就更高了, 抽查前幾天就會收到通知說要把桌面整理乾淨, 除了自己,桌子和椅子外, 不可以有任何東西和地面有直接接觸, 同事們也會互相告誡要去剪頭髮剪指甲......我同事還跟說我們公司有專人負責接待抽查人員, 應該就是負責轉移抽查人員注意力, 只帶他們去看安全整齊清潔的區域....

老實說, 我覺公司花太多精力在看走道上有沒有東西擋路或是有沒有盆栽會倒, 我覺得這些其實都是小事,真正會危害我們健康的應該是"在辦公室工作"這件事.....我們每天至花要花8個小時坐著不動, 然後緊盯著螢幕8個小時,三不五時要講個一兩個小時的電話...我每天下班的時候都會覺得視線模糊, 眼淚直流,連看兩排以外的同事都看不清楚他到底是在哭還是在笑; 很多同事可能是因為久坐, 肚子都很大; 講完很久的電話後, 也會覺得耳朵裡都是耳屎, 而且耳朵都會被話筒壓得很痛.....我覺得這些東西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顯然比盆栽倒榻來得大多了....我總是覺得當我們這個世代老了以後, 應該會有很多我們爸媽那個世代所沒有的職業傷害疾病. 我覺得電腦對健康的潛在威脅很大, 除了在視力方面顯而易見的影響外, 對肢體的影響雖然不明顯但相當深遠, 由於很多人其實都沒有辦法用正確姿勢使用電腦,長期下來會造成肌肉拉傷(不是只有運動才會造成拉傷)或是神經痛, 年輕的時候可能痛幾天就過去了, 但誰知老了會怎樣....而電腦在工作環境裡被大量使用應該不過是這1.20年的事, 假設一個人平均工作40年才退休, 還要再等20年才有辦法看出第一批在工作環境裡大量使用電腦的人的中老年健康狀況, 到時才會有比較多的醫學資料幫助我們了解工作時要怎麼作, 才能避免這些職業傷害.....所以我們現在只能靠自己去保護自己...

所以我有時候會想,小學的時候強迫所有學生作健康操好像也不是一件壞事, 可以讓你起來活動筋骨, 避免久坐造成的肌肉痠痛, 避免久看書本(現在應該是電腦)造成的視力受損. 我們公司也應該如此作, 應該每天下午兩點, 公司的廣播系統就開始播放國民健康操音樂, 這時所有的人都要停下手邊的工作, 起立待命, 而經理組長就要跑到各別負責的區域, 站在桌子上帶領大家跳健康操, 而總裁就負責在廣播系統裡喊一二三四再來一次...EH&S小組就要負責到處巡邏, 看誰偷懶沒作...這樣應該會對維護員工健康更有幫助才對...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有一個同事很喜歡講故事, 幾乎無論是談論甚麼主題, 談話中他都會想到一些故事(無論是自己親身經驗, 聽說的, 新聞看到的或是宗教歷史故事), 並且說出來分享. 我一開始沒有特別的感覺, 但久而久之我發現他講的這些故事, 大概有至少超過一半的比率都是跟正在講話的內容沒有啥關係, 他只是純粹經由一些關鍵字想到這些故事, 但是那感覺就像是用關鍵字GOOGLE後, 去看在第20頁以後的搜尋結果一樣....而即便那個故事跟正在談話的內容有相關, 我發現他會花很多的時間在交代一些沒有必要的細節, 一直到最後才會講到正題. 像有一次我們談到新移民在加拿大找本行的工作很困難,所以很多人最後都選擇自行開業,放棄找受雇於人的工作. 他講了一個故事, 簡單來說, 就是他有一個認識的人A, A的朋友是一個機械博士, 移民到加拿大後, 因為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工作, 最後自行創業, 結果發了大財. 可是他花了很多時間, 在跟我描述他如何認識A的, 認識A當天的場景, 天氣, 時間及互動一切細節鉅細靡遺(至少有5分鐘....), 然後才說A一個朋友怎樣怎樣....(那跟我講認識A的經過幹嘛?). 我每次都覺得這些故事都可以被壓縮, 壓縮比可達5:1......也正是因為他常常花太多時間描述不必要的細節, 以致到最後都忘記為何要講這個故事, 所以根本沒講到故事的要點, 故事講完後常常會讓人覺得 " 所以呢?" , 而也因為如此, 往往在故事講完後, 話題就完全變了...我總是覺得, 他小時候的作文成績應該不會太好.....

不過我同事是個難得的好人, 常常會跟我講一些公司內部的八卦和小道消息要我注意. 像他就有說過在公司要當上高階主管或是所謂的"資深顧問",得要學習回答問題, 會的問題當然就沒有問題, 但遇到不會的問題就要學會轉移話題來逃避問題, 像他就會提到一些"資深顧問"對於閃避問題手法之高超, 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值得好好學習. 不過這不禁讓我想到, 這不就是我同事天天在做的事情嗎? 也不知道那是與身俱來的天分, 還是那其實是他後天下苦功緞鍊出來的成果, 看來他前途不可限量, 我還是多多聽他的故事吧.....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的工作雖然目前大部分還算是自己跟自己玩, 還是有一些部分會需要跟別的部門/人合作, 合作的部分有大部分是去支援各個 Project Engineer 的產品企劃, 剩下一小塊是要別的部門配合我們作一些事情. 我的工作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用一個聲學分析的軟體, 由於我是我們部門中唯一會使用這個軟體的人,所以我老闆就叫我負責跟這個軟體有關的事情. 這個分析軟體雖然可以在一般的公司電腦上使用, 但會相當受限於電腦硬體配備, 若需要分析大一點的問題時, 辦公室電腦根本無法負荷, 所以我們就得要請公司裡的IT/數值分析部門把這個軟體安裝到大型伺服器上, 因為只有這些伺服器可以負擔這些分析工作, 並作一些必要的環境設定之類的...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Dec 30 Fri 2011 23:36
  • 聯想

由於我工作的部門在多倫多的分公司只有兩個人, 所以辦公室裡我們其實是會跟其他部門的同事坐在一起. 坐我後面的同事, 是ㄧ個其他部門很資深的工程師, 他的頭銜是 Principle Engineer, 他在我們公司已經做了17年了, 雖然聽起來做了很久, 可能感覺上會是ㄧ個中年人, 但他其實是大學一畢業就來做了, 所以他其實也才只有40出頭...這也是多倫多這的常態, 大學一畢業就直接出來工作, 然後往往會在同一家公司做很久, 不大會跳槽, 所以公司裡待超過25年的人比比皆是, 而且很多都還不到55歲, 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Principle Engineer 因為位階相對高, 除了一般的分析設計工作外, 常常需要做一些關鍵的決策, 比如說到底要選用那一個供應商的材料或是做ㄧ些比較偏管理層面的決定, 這些決定往往都需要跟另外一個資深的設計師討論, 所以他們常常會在我後面討論一大堆東西, 也造就了我們那一區像客服中心的原因, 每次有人打給我都會聽到背景一大堆人在講話的聲音...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通的特點, 就是喜歡把筆夾在耳朵旁邊,不曉得這是從哪裡學來的,可能這樣子比較有設計師的fu吧? 而從我的角度看他們兩人面對面的討論, 就會像下圖:

 

第一次看的時候, 並不覺得有啥特別, 但看久之後, 我突然覺得他們兩人見面時, 應該是要用耳朵上的筆尖互相碰觸點幾下打招呼才對.....不知如何, 他們的造型總讓我想到蝸牛, 耳朵上的筆就像是鍋牛的觸角, 而兩隻鍋牛見面時, 打招呼的方式就是用觸角相碰觸,如同下面的影片......

蝸牛相會

由於 Youtube 禁止 embed 這個影片, 所以還是只能請各位點進去看了, 兩隻蝸牛在28-33秒的時候相遇, 他們的確有用觸角互相的碰觸, 所以會讓我有上述的聯想, 不過影片後段兩隻蝸牛纏在一起開始交配了起來, 我倒是不會聯想他們兩位工程師應該要有同樣的舉動.....

我有想要跟我同事分享這個想法的衝動, 不過當我跟親戚甲講這個想法的時候, 他說我非常奇怪, 竟然有這種怪異的聯想, 那我想我還是不要跟我的同事講好了, 他們大概也會覺得 "這亞洲人怎麼這麼奇怪, 平常不講話, 一開口就是講這種沒有人聽得懂的東西...."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們公司某種程度而言,是相當重視安全的,所以有很多看起來很像小學裡才有的規定,比如說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以及拿著茶杯走路的時候,茶杯上必須要有蓋子(怕茶水溢出來,然後讓後人跌倒..)之類的. 其中對不可在走廊上奔跑這點相對嚴格,由於我們公司的形狀是長條型的(應該有超過一百公尺),入門大廳在一端,主要辦公室都在另一端,所以若是要趕時間,尤其是趕接駁車的時候會非常辛苦,要從一端趕到另一端,還不能用跑的(也許可以用競走的方式..),若時間真得很緊感覺應該會很挫屎...不過我發現我們公司側邊其實有小側門,我就問比較資深的同事說,那趕時間的時候我可以不疾不徐很有氣質地從側門出去後,再沿著公司牆狂奔到門口趕接駁車嗎? 結果同事說那些側門一般而言是不得使用的, 除非受傷有報備或是火災的時候,才可以從那個門進出,不然警衛會把你抓起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我們公司連同母公司和姊妹公司一起算的話,可以算是不小的集團(2011 Fortune 500大的第44名),但我們公司本身自己的規模並不是算很大的公司,總共頂多只有三四千人,不過公司的組織階級可說是相當嚴謹,主要也是因為按照母公司的架構..像我們所有的人員從上到下可以分成7級,越上層的人級別數字越低,好像日文檢定還是鋼琴能力檢定一樣...

一般而言,主管階級的級別數字是在4級或更少,而一般比較資深的工程師大約只能到達5級,若想要成為4級人士但又不想要當主管,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就是選擇當"資深技術顧問"(忘記真正的名字是甚麼了...),不過想當資深技術顧問並不是那麼容易,除了有一些雜七雜八的門檻外,還需要好幾個4級人士推薦才行...所以即便你專業很強,沒有人幫你背書也是沒有用的....換句話說,還是得要增加自己的能見度才有可能....所以很多人即便在公司做很久,知道很多東西,但若不夠會跟人喇賽,也是只能到第5級,所以5級就成為大多數人的門檻...

那成為4級人士有啥很好處?主要當然是薪水階等會比較高,還會自動多一個星期的假期,但是缺點就是會變成責任制.像5級以下人士每星期只要工作固定小時數,多出來的就可以規算為彈性時間,滿一天的時數後就可以放假,當然不是一定可以放啦,還是得要跟老闆商量才行,但原則上一年利用多出來的彈性時間放一個星期假是沒有甚麼大問題的,所以其實就假期而言是沒有差很多的...所以很多人也就甘心屈就在5級,即便他們可能都在公司做超過25年....老實說,就我目前的想法而言,成為4級人士也對我似乎並不具有太大吸引力....

會想到講這個也是因為我工作以來常會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信中的內容常常跟我們公司在大陸分廠的品管和環境安全有關,這跟我的工作內容風馬牛不相干,由於內容都是很針對性,希望收件者對某件事做出反應,所以顯然是寄錯人了..而寄件者多半都是4級以上人士,從口氣看來受件者大概是3級人士,頓時讓我有成為大人物的莫名虛榮感...第一二次當然就是回信說寄錯,然後就不當一回事,可是當第345678次時,不禁讓我懷疑為何老是寄錯?

由於在我們公司寄信時,通常不用輸入全名,系統就會自動跳出可能人選讓你選,所以我懷疑那個人的名字應該跟我很接近...經我查了公司的系統後,我發現只有一個人的名字和我有點類似,Lienjiang Chen,頂多念起來和乍看起來可能有一點點像,但好像沒那麼像吧.....很神奇地,那個人的資料非常少,我實在無法確定他是不是就是這些信的理論上收件者...所以那人身分還是一個謎,但我又不想寫信去問寄件者,這樣好像有點無聊.....(他們信裡頭都是用我的名字做開頭的,所以是徹底地搞錯了....)

不過這又再度證實,一般人聽到非英文名字的時候大概真得很難去記清楚該名字,所以才會看到黑影就開槍,亂寄一通.所以也不難了解,為何很多人工作後會取個英文名字,是因為名字比較好記的話,才比較能增加能見度,比較有升遷的機會...不過我才不想管這個,我還是選擇用我難記但是我比較有認同感的名字吧!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得當初在高中選類組的時候,選的是第二類組,有一些原因是因為我覺得一類組的科系好像都需要很多跟人的互動,而我其實不擅長應對進退之道,再加上覺得生物很難所致. 總覺得工程師應該是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自得其樂的職業. 上大學後,從跟不同科系的同學互動之間,某種程度也加深了這個感覺...想說只要自己管自己,把事情做好就好了....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前幾天在公司收到一封信邀請我參加一個公司的聚會,活動的主旨是要感謝有成功地介紹人到公司新增職缺的公司員工.收到信的時候有點納悶: 我沒有介紹人到公司來啊? 後來想一想大概是被介紹且成功錄用的人也會被邀請吧.就直接接受邀請了....但是一直到前幾天時,才發現名單上的人好像大多都是在公司待好一陣子的人,好像沒有像我一樣的菜鳥啊? 所以若只是單純地被介紹,是不會被邀請的,但是我到底介紹了誰呢? 想了一陣子後,覺得應該是我的韓國學長,由於在申請我們公司的工作時,申請人會需要在網上註冊,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問有認識任何我們公司的員工嗎? 由於我比我的韓國學長早一個月進公司,所以我猜他可能當時在填寫資料時,寫了我的名字,而後來當他被錄用後,系統就會認定 "是我引介他到我們公司的"...所以我大概就變成有史以來最菜的介紹人了....."介紹"的時候還不到一個月的資歷....

聚會其實是在上班時間,某一個週三的中午,主要就是公司的大頭們出來感謝大家推薦人才. 我們公司最近在狂招人,從去年底到現在已經招了300多個工程師,但還有好幾十個缺要補.....大家都會覺得找工作很困難,但對公司而言,要找到合適的人才一樣困難,而最好的管道通常都是經由自己的員工介紹,因為員工會清楚公司需要哪種類型的人,所以一般成功率也會比較高. 在會場時,我四處觀望,我果然是最菜的,沒有一個人認識的,只能隨便找一桌跟人哈拉,老實說,我根本不曉得他們在講什麼,實在是太菜了....活動的高潮是竟然有抽獎!!!我完全沒有想到這種活動會有抽獎! 而且還是幾乎人人有獎的狀況,結果我就莫名其妙地抽中了一個 iPOD NANO 8 GB......完全沒有想到來還有禮物可以拿...結果旁邊的人更爽,他不但有 iPOD 還抽中了加碼的 iPAD !!!! 他大概內心比我更莫名其妙了....回到辦公司後跟同事提起此事,他們都說這是第一次有這個活動,他們以前介紹人好像沒有這麼爽過,看來我還真是走運了,不但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介紹人,還莫名其妙拿到了一個 iPOD.....

 

IMG_4069.JPG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話說我已經工作一陣子了,但是我到昨天為止卻還有很多同部門的同事是未曾謀面的,為何會這樣?主要是因為我工作的公司是分舵,總公司其實是在蒙特婁,也是絕大多數同部門同事上班的地方.之前很多事都是經由電話溝通合作完成的,所以即便跟某人合作過很多次了,但卻從來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由於我老闆認為人還是要見過面後,做事情才會比較順利,所以一直希望我能找機會去蒙特婁一趟,跟其他人見見面.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個標題好像通識課.

雖然開始工作並不久,在公司裡認識的人並不多,但總是有一些機會認識一些公司裡的同事. 通常認識新同事寒喧時,總是會聊到在公司作多久之類的話題, 但讓我意外的是, 大多數我聊過天的對象都在我們公司待很久. 以我的部門為例,除了我們這一批剛進來的人外,年資最淺的同事也已經在我們公司作10年了,而最資深的則是做了26年....剛開始還以為這是特例,誰知坐我隔壁別部門的同事,他也是25年,平常偶爾會一起喝咖啡,明明看起來年紀不大的人,也已經待了16年...例子不勝枚舉,真是神奇....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時間過得頗快,感覺我才剛開始工作而已,其實已經一個月過去了...工作的內容其實跟我以前所學差有點多,幾乎每一樣我以前都從來沒有碰過,得要重新學習,真的有一種砍掉重練的感覺...不過我倒是不在意,畢竟本來就不可能作跟我以前所學有關的工作,這樣反倒給我一個機會去學新的東西,只要我老闆不介意我得要重新學,我個人是當然沒什麼好在意的. 目前大概也是因為我太菜,還沒有什麼重責大任交給我,所以我目前還沒有工作適不適應的問題(不過我預期明年一開始應該就會很不一樣了....),對我而言最大的問題反而是通勤方面的問題....

er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 2